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

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近代学术史、日本汉学,著有《玄意幽远》《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等书。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燕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27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96486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戴燕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 
  • 古典文学 
  • 2018 
  • 文学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本次增订新版,增加了“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一章,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附录若干,对于“文学史的权力”有补充论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

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

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

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犀利深刻,自思原因可能有三:一来自己读的是现当代(序中谓之「春江水暖」),意识形态竞争尤较古代文学史酷烈;二来余生也晚,本书可能构成了我辈不少「常识」的前文本而余独未觉;三来世移时易,许多世纪之交写的文章在当下语境读来已不觉其昔日锋芒。

评分

新版重读。

评分

梳理了中國文學史書寫歷程上的諸多問題,更多的不是呈現文學史自身的「權力」而是被「權力」支配下文學史編寫和閱讀的左支右絀,尤其是當下「重寫文學史」浪潮中是否會有新突破?讀完之後仍然需要思考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中文系的「文學史」課程應該如何教與學?讀而靈#039

评分

研究主题选得很好,不过读罢没有给我初看书名时的吸引与震撼。全书更像是论文合集,附录中的前部分论文行文较之全书正文更严谨,不赘余。正文部分有独到的眼光,但感觉由于讨论的东西过多,所以仍显粗线条勾勒,对民国时段讨论得不够深入。尤其是反对新文学观念的那批人对文学史的看法并未展现。鉴于是十几年前的书,本不应以现在的眼光来苛求,但还是想苛求一下。

评分

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进行溯源,探求近代历史语境中“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五四学者们借助编写文学史寻找国家民族的自我定位,出于“言文一致”又与国语运动结合,意图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之中。同时将日本和欧洲的文学史书写模式作为一面“镜子”,照见中国文学史的模样。产生于复杂多变、救亡图存的早期中国文学史被“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裹挟没有准备地进入“新世界”,遗留的五四气息在重写“充满爱国主义”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史潮流中逐渐消失殆尽。中国文学史编写的理念、来源、动机、目的从一开始便不可避免地落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在不断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学术权力、文学权力施加于文学史上,塑造出中国文学传统,在不同的时代指令下又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发声和被左右。(读了快半个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