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希望

唯一的希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馮文(Vanessa L. Fong),畢業於哈佛大學人類學係,是美國著名的中國教育問題研究專傢。曾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現任美國愛默思學院副教授。著有《唯一的希望》(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Policy)、《重釋伊甸園》(Paradise Redefin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Students andthe Quest for Flexible Citizenship)等,並在美國重量級的人類學期刊上發錶過一係列有關中國教育問題的知名文章。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馮文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常姝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222961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獨生子女政策 
  • 海外中國研究 
  • 人類學 
  • 人口學 
  • 當代中國 
  •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 民族誌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獨生子女研究的經典民族誌作品。作者於1997—2002年間在中國大連進行瞭共計27個月的田野調查,通過收集統計數據、問捲調查、訪談和參與觀察等方法,對大連市獨生子女及其傢庭進行瞭全麵係統而深入細緻的研究。作者對何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力量造就瞭獨生子女一代及其獨特的成長經曆和體驗,以及獨生子女身份對於青少年的主體性、渴盼、體驗帶來的影響,進行瞭生動細緻的描繪和深刻有趣的探討。該書曾獲2005年美國東亞人類學學會授予的許烺光圖書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像,从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剖析出独生子女制度下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本值得当今父母仔细阅读的好书。译者结合国情现实,融入自身观点,很接地气,赞!每个人生活在当今社会怎么能不深入细致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呢?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推荐大家...  

評分

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像,从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剖析出独生子女制度下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本值得当今父母仔细阅读的好书。译者结合国情现实,融入自身观点,很接地气,赞!每个人生活在当今社会怎么能不深入细致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呢?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推荐大家...  

評分

評分

冯文:《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20190321草就 独生子女似乎是我这个年纪最熟悉的一个群体,虽然我不是,但身边的同龄人却很多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为拥有一个兄弟而自豪、庆幸。但我却似乎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这样一个本不该属于她这...

評分

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像,从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剖析出独生子女制度下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本值得当今父母仔细阅读的好书。译者结合国情现实,融入自身观点,很接地气,赞!每个人生活在当今社会怎么能不深入细致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呢?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推荐大家...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的理論基礎是沃勒斯坦的世界體係理論,改革開放被視為從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邊緣嚮中心邁進的步驟,獨生子女政策實現的生育轉型能夠加快建設現代經濟以提升中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係中的地位,而獨生子女作為父母唯一的希望,從小在社會化過程中被教育成為社會精英。這一係列問題所造成結果就是,中國獨生子女有著第一世界的期望,卻生活在第三世界,更宏觀的來看,獨生子女無須與眾多兄弟姐妹競爭傢庭資源,但卻置身於一個由嚴重的不平等構成的資本主義世界體係中,需要應對更加激烈和高風險的精英地位之爭。誠然,作為一部民族誌作品來說,在調查方法、樣本選取上確實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是作者的目的是關注現代化文化模型對個人生活之形塑作用,獨生子女政策下,三代人的心態、生活等等方麵都因此而改變。未來的民族誌,也許由老去的我們來書寫。

评分

關於計劃生育政策,總是覺得迷霧重重,包括動機、過程和結果。今天看到這部人類學誌勾勒齣瞭一個解釋的框架,即通過人為乾預生育轉型進而實現人口素質提高與第一世界拉平,然而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速度並沒有辦法應對這種突然的變化。這本人類學誌研究的時間是世紀之交,其中所錶達的觀點如投資的集中性,上升路徑的負擔性,獨生子女一代的人格性格特質基本上代錶瞭那個時代的城市獨生子女一代。如今又過去瞭將近20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讓獨生子女産生瞭新的變化,如今生育率低頭不振的情況下獨生子女從法律上成為過去,從文化心理模型和經濟基礎的角度上講獨生子女將會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的主流結構。消費壓力進一步減輕?社會流動性更差,經濟前景堪憂的情況下,我們看到瞭獨生子女政策可能産生的苦果。這個時候看這本書格外有意思。

评分

可以一看,現在這批80初變成瞭父母,他們的孩子成瞭唯一希望的平方,更誇張

评分

偶然間發現方鳳美《獨生》的條目被和諧瞭,在這裏藉地補標一下。

评分

有不滿足,也有啓發。作者對基本史實不加分析便直接定性並作為論述前提:將“獨生子女政策”視為服務於現代化目標的手段,而現代化又指提升個人或國傢在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當中的位置,顯得有些粗暴簡窄欠缺說服力,如果能就與“獨生子女政策”的製定、齣颱、推行的整個過程及其所發生的曆史語境有更多的討論就好瞭。有啓發的地方,一是就中國突發而極緻的生育轉型,與其所內在的社會結構之間的張力關係(相比第一世界國傢自然緩慢發生的低生育率),關注到瞭像學習至上、高教育投入、學曆膨脹、高就業期待與精英崗位不足以滿足期待等問題(幫助理解年輕人待業“啃老”與內牛滿麵)。另,對傢庭生活的記述讓人直觀90年代末人們麵臨的失業危機。又,對“教育”在特定社會體係中的結構性位置、“好工作”內涵的曆史變遷給予瞭關注,這部分給我感覺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