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 de Balzac,1799—1850),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巴尔扎克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他中学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愿进大学学习法律,同时旁听文学课和哲学课,还在律师事务所当文书。1819年他大学毕业,却不愿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而是决心以写作为生。他早期的创作屡屡失败。为了生计他只能迎合社会风气,用化名写了大量情节离奇的流行小说。
直到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才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终于使他名声大振。此后20年,巴尔扎克总共写了90多部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些作品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活动场所的生活画面。
《幻灭》揭露了文坛和新闻界内幕,集中了作者top主要的生活经历和深切的生活感受,是《人间喜剧》中top有价值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奋斗失败、理想破灭的故事:一个颇有才华的青年,梦想凭生花之笔博取文坛上的荣名,但在文学已沦为商品的社会中堕落成出卖灵魂的无耻文奴,在文坛倾轧和党派斗争中身败名裂;另一个青年是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心地善良,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埋葬了科学研究的理想。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整整一代青年的社会处境和精神状态。
《幻灭》,一看到这个标题,就自然而然的想到理想的破灭,而巴尔扎克甚至称这部作品是他居首位的著作。文中的两位主人公算是无数青年的典型代表,满怀希望的热情却面临现实困境的重重选择,有像大卫一样脚踏实地坚持到底的,也有像吕西安一样寻找捷径一步登天的。当然,我觉得...
评分文|水面清溪 才华是一把双刃剑,思想崇高的人把它化作天才的意志和超人的耐性,在命运的捉弄下,继续奔赴无限远大的前程。 虚荣的人则带着它踏上一条通往堕落的绝路,不切实际地幻想利用它来追名逐利,结果欲望不可抑制,在污浊之中迷失自我,落得一个梦想破灭的下场。 法国现...
评分从感情转化到自私的过程,在有教养的人总是迂回曲折,慢慢儿来的,还得用虚情假意遮盖。 女人受人爱慕,她的最光荣的特权是克制对方的肉欲。 他们生来淳朴,胆小,动不动害怕,而孤独的人还喜欢这种羞怯的情绪。 所谓天才就是耐性。的确,人的耐性同自然界化育万物的办法最相近...
评分这个大部头,一半是在公司看的,介绍一种新型摸鱼方式,每当工作累了,想刷刷微博朋友圈,控制住,打开书看看,文学经典没有信息碎片那么抓眼球,自带防沉迷系统,久而久之,还是能看下一些东西的。 巴尔扎克就是嘴巴毒得想掐死他,两处说人小孩长得丑的地方让人哭笑不得,一处...
评分巴尔扎克的幻灭一书,问世已有百年,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他的文章也是不朽的。我所看过的同类文学著作中,能在文笔、深刻、逻辑等方面胜过巴尔扎克的,少之又少,读过他的书之后,突然就很容易找到其他书的弱点,或是景物描写的渲染力不足或画蛇添足,或是人物刻画不够深入...
喜欢
评分喜欢
评分早点读就好了,巴尔扎克的文字简直就是刀子。初看挺丧的,主角吕西安也没啥魅力,但就是拿他当反面教材,规避错误啊。真想冲进去抽轻浮的吕西安一个耳刮子,万幸大卫有个还算是圆满的结局。
评分对大部分来人说,他们的大半生时间都在清除少年时代种在脑子的虚假观念与幻想,而这种过程就叫做人生阅历。为了尽可能避免与减少因耽溺于天真想法所带来的唐吉诃德式后果,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派作家的书籍。
评分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