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埃迪•普罗斯(Addy Pross)
博士毕业于悉尼大学,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化学反应模型“普罗斯—谢赫模型”的创建者之一,在《美国化学会志》《理论生物学期刊》等化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是一个着迷于生命本质的科学家,也是一个能把毕生所学浓缩进一本小书的科普大咖,《生命是什么》是其科普代表作。
革新薛定谔同名经典,与《自私的基因》一起入选“牛津科普里程碑”的大师小书。
探寻生命起源的非凡旅程,没有一个公式的诗意科普。
生命是什么,我们是谁,宇宙为何存在……当一个人沉思过生命,就再也无法漠然地生活。
-
【内容简介】
“生命是什么?”当你脑中浮现这个疑问,意味着你来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等人类核心知识的交叉口,也意味着你与亚里士多德、达尔文、埃尔温•薛定谔等开拓人类知识边疆的伟大心灵来到了同一个谜的面前。
生命,哪怕是至为简单的生命,都像精密的机器一样复杂。在这颗原本寂寥的星球上,无数复杂、美丽、多样的生命是从何而来?40亿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有繁琐的公式,也不会赘述基因或者化学反应的种种细节,埃迪•普罗斯用他诗意而贴切的比喻,带你跨越学科的门槛,直面生命的本质问题,让我们看到在40亿年前生命诞生时刻的壮丽风景。
这场生命探索的旅程,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我们是谁,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意义。
-
【编辑推荐】
★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核心问题,它主宰着人类科学、哲学的方向,也是研发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未来科技的原点。如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触手可及!这本书以当代的前沿发现,大力革新薛定谔八十年前的同名著作,我们对自我、宇宙的认识,或许都将被改变。
★在无生命的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多不可思议?那就像你向地上倒积木,而落下的积木恰好码成了一座城堡。比尔•盖茨说:“DNA就好比电脑程序,不过它比现有的任何软件都先进得多。”哪怕是一个极简陋、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也比人类当今的任何软件、任何科技更精密。那么,如此精密的生命为何竟能在空荡荡的地球诞生?这本书便是聚焦生命之谜的核心:生命从无到有的质变一刻。
★这是一本理科小白能轻松读懂、科学达人能读出新知的大师小书!不用在DNA双螺旋里弯弯绕绕,全书一个公式都没有,令人叫绝的比喻让人瞬间理解原本复杂的原理,带你跨越学科门槛,直面每个人的根源之问。
★埃迪•普罗斯,一位有诗人天赋的科普大咖,一个固执追问生命本质的科学狂人,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之旅,让人脑洞狂开,不断联想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科学怪人》等科幻作品。动画里的“人类补完计划”和生命的定义有何关联?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一个细胞吗?40亿年生命史诗的开端,比科幻还有趣!
★小巧的开本、易于平摊的精装装帧,方便手持,随时可以拿出来看一会儿;封面采用艺术纸、烫绿金工艺呈现璀璨宇宙,黄金螺旋与鹦鹉螺的呼应象征着生命的精妙与美丽。
-
【媒体推荐】
在这部富有启发性的书中,普罗斯精彩地讲述了系统化学如何弥合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鸿沟。他小心论证,直面那些至为重要的问题。——《生物学家》
对于希望入门了解生命起源的基本化学原理的读者,我强烈推荐这部书。——美国国立科学教育中心
普罗斯十分出色地总结了过去人们在定义生命时遭遇的困境,并且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地图,让我们看到过去半个世纪里科学家们在生命起源问题中所做的努力。哪怕仅凭这一小部分,这本书就值得一读。——化学遗产学会
好像有这么一个说法,在诸多学科中探究的越深就越回归到同一原点,科学与哲学都在同一层面汇集,相互碰撞挤压,似乎是要顶出一些缝隙来升起维度。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些未曾触及的边界。 但并不是所有想象出来的或是研究出来的定义都能解释一切事物,于是我们把解释权交给了宗教或...
评分不到三百页的书信息量巨大。 生命是什么?这是薛定谔在多年前的发问,很多知名的生物学家都是被他的这个问题所吸引而将毕生奉献给生物学。 全书试图解释薛定谔的经典问题:如果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普世的,那生命体为什么会产生? 作者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使用了很多有趣的比方,比...
评分 评分不到三百页的书信息量巨大。 生命是什么?这是薛定谔在多年前的发问,很多知名的生物学家都是被他的这个问题所吸引而将毕生奉献给生物学。 全书试图解释薛定谔的经典问题:如果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普世的,那生命体为什么会产生? 作者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使用了很多有趣的比方,比...
作者是以色列科学家,他执着于“生命起源”这个问题不让人意外。这个问题是大神秘,属于每个活人,虽然人在大多数时候意识不到它。所以除了科普读者,很希望这本书能和人文读者相遇。这书虽然是普及读物,但并不是泛泛而谈,令人兴奋,看几段就想写科幻小说。而且作者很好人,眼看着普通读者要蒙圈了就拿出一个比喻来,让没什么知识基础的人也能理解。真书比效果图好看得多,用了亮亮的珠光纸+光芒忽闪忽闪的大面积烫蓝金(被腰封挡住了扶额),壳面也是星点特种纸,薄薄精装一小本,可以塞进口袋。(今年上市的最后一本。
评分这本书的英文版副书名是How Chemistry Becomes Biology?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生命如何从一堆混沌的无机物中诞生,逐渐演化成有序而复杂的有机体?任何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头脑中可能都出现过这个问题。这本书可以看作对薛定谔同名经典著作的致敬和补充,在化学的层面上重新诠释了生命的本质。作为一名学了七年化学的读者,亲测这本书的科学性是过关的。一直以来流传的“生化不分家”的说法,也由此得到了印证。 值得欣慰的是,这本书没有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那么难啃,而且一样能带来有趣的思考。
评分当你对一个学科了解越多,你会越关心那些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命是什么?这些问题看起来如此自然而然,以至于你经常会忽略它们。随着你知识拓展和思考深入,你会发现这些基本问题反而是最难的,但是,它们却又如此的迷人。 和国内王立铭老师同名著作比较起来,视角更宏大,逻辑性更强。王老师的书当然同样优秀,更胜在阅读快感。
评分很烧脑。需要一点物理化学生物常识。作者很耐心,一步一步的推导,当某个确切的结论出来的时候,你会恍然大悟。其实,我们或多或少会想过这个问题,生命是怎么出现的,这本书,基本上从化学的层面来解释生物问题,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系统角度,都梳理的很清楚了。很喜欢,解开很多疑惑。
评分这是一本硬核科普读物,言其硬核,是因为书没有用简单的话普及什么知识,而是用归纳推理这一最基本的科学方法,花了除最后一章外的全部篇幅,在生命起源的原始考古证据极端缺乏的前提下,尝试证明了生命的起源及本质,虽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足以更新读者的某些世界观:1、生命是通过复制反应得到的一个能够自我保持动力学稳定的动态反应网络。2、生命意味着从非生命体转变为最早的生物并开始复制,这一过程统一了生物学和化学,作者称之为“复制化学”。3、基于此,活着即物质的复制状态,死亡是一个系统从动态的复制世界逆向回到常规化学世界,长生不老不存在因为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外星人(如有)将与地球上的生命极其相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