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係天體物理專業,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博士。1994年中國科學院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創建中國第一個科學史係。已在國內外齣版專著、文集、譯著、主編叢書等約百種,長期在京滬報刊開設個人專欄,發錶瞭大量書評、影評及文化評論。科研成果及學術思想在國內外受到高度評價,並引起廣泛反響,新華社曾三次為他播發全球通稿。
本書不是傳統意義上闡述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的著作,也不是一部中國天文學史,而是一部帶有科學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色彩的專論,旨在揭示中國古代“天學”的政治屬性、文化性質和社會功能——而所有這些都與現代的天文學毫無共同之處。在此基礎上,本書對中國古代社會一係列以前不易理解或長期被誤解的現象,給齣瞭全新而富有說服力的解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既通天文,復通史學,卒使「天學」之玄虛從君大白於世。
评分以“天學”代“天文學”,一字之差,便是本書最關鍵處。
评分江曉原教授近三十年前的著作。材料很豐富,專業性太強,含含混混讀懂一些粗淺內容。不過,作者所傳達的學術觀點、態度和史觀很明確,對正確認識相關問題有一定啓發。這些專業內容既復雜難懂,又已經脫離瞭時代,還是讓做專門研究的人去啃吧,我等觀其大略即可。
评分層層推進,邏輯性非常強!
评分屬於天學社會文化史範疇,是著寫於20年前,前四章述天文與王政統治和道德教化的關係,今已經為常識,而後兩章如今讀之依舊啓發極大。星占術有觀天與造曆之用,而各文明初始皆有軍國占星,另一種是唐代時纔在中國民間逐漸興起並源於歐洲的生辰占星,但已經與天學分野,非實際古人有神兆妙算,俗鄙縱談蔔算神煞,其肇源已誤;又郭沫若《釋乾支》以十二辰、十二次、二十八宿甲骨字形及難索解之名與古巴比倫黃道十二宮及其蘇美爾語、阿卡德語音比較,頗多吻閤。其後竺可楨、李約瑟亦持古巴比倫起源說,然如夏鼐、整研組《中國古代天文學史》、潘鼐《中國恒星觀測史》或麯證中國起源,或完全避而不談,今之視昔,學術有禁區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