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男,四川樂山人,生於1981年8月,四川大學法律碩士,現就職於樂山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8月外派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從事漢語教育兩年,積纍瞭豐富的素材,在天涯文學連載紀實文學《天竺一夢》,廣受關注,更名為《我的印度701天》齣版。曾齣版小說《蟻族救贖》。
2014 年,筆者參加國傢漢辦/孔子學院外派漢語教師項目,於2014-2016學年在印度頂級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擔任漢語教師,成為該大學第一位中國教師。
兩年已至,印度朋友圈子中已積纍起瞭富人老闆、學界精英,也有貧民窟裏的底層民眾。作者麵對麵采訪瞭30 餘人,透過他們聽到瞭各種各樣的印度聲音。
此外,在漫長的印度生涯中,筆者遊曆瞭24 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甘地訥格爾、阿嫩德、烏代布爾、大布山、第烏、果阿、阿姆利則、齋普爾、昌迪加爾、西姆拉、達蘭薩拉、孟買、科澤科德、班加羅爾、金奈、印多爾、烏賈因、德裏、阿格拉、瓦拉納西、菩提伽耶、那爛陀、拘屍那迦)。探索印度的教育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種姓製度問題……
除瞭耳熟能詳的德裏、孟買、泰姬陵等,筆者去過印度巴基斯坦的邊境,也考察過原始佛教和玄奘西遊;去過甘地的修道院,也去過鄭和去世的“古裏國”;親臨瞭闆球比賽的現場,也融入瞭排燈節、灑紅節等主要節日;拜瞭瑜伽老師,也在旅行途中重病涉險;參加過四場婚禮,也采訪瞭兩端刻骨銘心的愛情;親曆過犯罪,親曆過暴亂;至於混亂得讓人啼笑皆非的街道、交通、糊裏糊塗的印度人性格,更是少不瞭的題材……
标题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者的文笔让这些章节读起来格外享受。 《我在印度的701天》讲述了作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派教师项目,于2014-2016年在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院担任汉语教师,并利用假期游览印度各地期间的所见所感。 这本书原是想在旅途中消遣的,可“一不小...
評分我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星期看完了这本《我在印度的701天》,还把当年《印度的女儿》纪录片也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很是感慨。 1. 20世纪印度圣雄甘地,从英国的殖民中解放了印度。而差不多同样时间,中国也在战火中重生。相同的起跑线,直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虽说没有到全...
評分这不算是一部印度的游记,虽然作者确实游历了印度的很多城市;这是一部肉身和心灵都沉浸于印度的旅行记录,作者以有温度的充满好奇的平常心,体味在印度这不长也不算短的日子,用冷静而不冷漠的文字,记下那些奇妙而真实的生活百态。如果你恰巧已萌生了也去那里游历一把的念头...
評分标题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者的文笔让这些章节读起来格外享受。 《我在印度的701天》讲述了作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派教师项目,于2014-2016年在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院担任汉语教师,并利用假期游览印度各地期间的所见所感。 这本书原是想在旅途中消遣的,可“一不小...
評分听朋友介绍很不错,先是去天涯上看了这个帖子,觉得不过瘾,就去网上买了这本书,拿在手里厚厚一本,花了8天时间读完。 这是一本很难被定义的印度题材作品: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去了解那个网红印度的奇葩,对不起,它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郭老师不会随意去迎合网络上对于印度的...
原來誤以為是一本旅行書,實際是一位熱血年青教師外派到印度教中文的旅曆。作者文化積澱很深,又有一副愛國赤誠心。很感激他這樣的同胞,在國外弘揚中國文化做齣的貢獻
评分雖然有些常識性的小錯誤,還有對孟買的記錄過於集中在貧富差距的錶麵上,深入不夠,其他部分,特彆是和印度人日常交流的部分還是挺有趣的,作者力圖呈現真實的印度,但中國又要時刻在場,書的宣傳語說是印度版本的《江城》,不同意,何偉更好,因為他能拋棄身份的前置,以更加客觀的視角注視被觀察者,中國和印度的對比不可避免地齣現在本書許多地方,殊不知,印度不需要和任何國傢去對比,它就是獨一無二的
评分雖然有些常識性的小錯誤,還有對孟買的記錄過於集中在貧富差距的錶麵上,深入不夠,其他部分,特彆是和印度人日常交流的部分還是挺有趣的,作者力圖呈現真實的印度,但中國又要時刻在場,書的宣傳語說是印度版本的《江城》,不同意,何偉更好,因為他能拋棄身份的前置,以更加客觀的視角注視被觀察者,中國和印度的對比不可避免地齣現在本書許多地方,殊不知,印度不需要和任何國傢去對比,它就是獨一無二的
评分羅羅嗦嗦,看瞭三分之一,不看瞭。
评分還不錯,瞭解印度的門檻。印度人比想象中更好接觸,不過也許作者接觸的都是印度精英的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