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廖信忠——
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
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
1993年,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
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
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以来,继续为两岸间的互相理解做工作。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廖信忠笔下的台湾30年读起来很入眼,《我们台湾这些年2》中的文字不光是“老老实实,有点风趣”,更重要的是“百姓视角,人同此情。”政治也罢、百姓生活也罢,看着不累,读着入心。 1987年以前,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下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恐怖荒诞交替上演,风声鹤唳...
评分在《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之于我这样的读者,大抵小八卦的吸引力比大事件更为迷人。尽管开放了旅游,但源于一些历史原因与宣传,宝岛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况。与此同时,台湾的文学曲艺又格外发...
评分其实以前对台湾的了解,基本都来源于台湾偶像剧…… 后来和朋友们去台湾玩了一圈,又有了比较感官的认识,可是也并没有那么了解。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回忆起,旅行时遇到的人讲的片段,一一对应回去,才明白背后的历史。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以及“蒋氏...
评分廖信忠笔下的台湾30年读起来很入眼,《我们台湾这些年2》中的文字不光是“老老实实,有点风趣”,更重要的是“百姓视角,人同此情。”政治也罢、百姓生活也罢,看着不累,读着入心。 1987年以前,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下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恐怖荒诞交替上演,风声鹤唳...
评分从飞机落在桃园机场的那刻,我的心就留在了台湾。一年内两次入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台湾的毒。破破的小楼,简单的街道,旧旧的列车。一点也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都市。深深让我迷恋的是台湾人的笑,礼貌还有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台湾这些年2》把1977至今台湾政改的故事娓...
可能是我讀的最快的書 內容絕大部分都知道 但還是滿推薦想瞭解臺灣的人看一下 很荒謬的是 原住民為什麼只能叫臺灣少數民族 價格49.8實在是太貴了吧……
评分很好读,到底是同根同源,好多荒谬的事情,理解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不过内容还是偏少了点
评分一不小心买了不成套的,要疯。。。
评分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文化产物这种一直能影响人类思维的玩意,自然就要抓得紧紧的。
评分尽管一海相隔,两岸历史何其相似。 自政治相隔以来,两岸的的民生、民情,何其相似!! 这本书,读来让人不禁一声慨叹,一叹分隔得再远都是中国人——对立决绝之下居然比比皆是“不约而同”;二叹作者所言——大历史下的小民何尝没有享受安宁、富足的权利?!从此意义上讲,但愿天下安宁、和平永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