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寶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學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曾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學月刊》、《史林》、《學術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Food Studies等學刊及其他文集出版中、英、日文論文多篇;編有《平民老倌羅家寶》、《把世界帶進中國:從澳門出發的中國近代史》、《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等書。近年致力於從聲、色、味幾個方面,探討華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一個跨地域的情景中漸次形成。
近代“地域文化”話語的建立,是國家觀念從“天下”轉移到“國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近代讀書人在國家意識和地方關懷的二重奏中,不斷調校音調,加入自己的聲音,建立起國家與地方的辯證統一關係,令地域文化認同成為近代國家觀念的一種表達。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所引文獻豐富且生動有趣,有精英的也有民間的,有經典的也有俚俗的,如方志、族譜、小說、粵劇、鄉土教科書等等。讀者可以輕鬆地循著作者的論述,明晰在“地域文化”敘述框架下,“廣東文化”於晚清至民國年間形成的歷史過程。
抓住时间、文化、人物、文本 ——读《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 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对晚清到民国的历史信息包含非常丰富,非常详实。此书信息量非常大,阅读时可能抓住以下几条线索,读起来会省力些: 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此书展现的是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四十年代的发生在广东地...
评分- 這本書出於2006年,當年我正於廣州工作,於學而優購得此書,當時讀來甚為費勁,好像沒有完成就把書擱下,及後輾轉送了出去。到過了幾年後想找來一讀時,竟遍尋不獲,透過二手書店的老板去找也找不到,讓人好生惋惜。 - 沒想到後來因緣巧合下,有機會與作者程教授於香港見面,...
评分一 先说一下作者其人,是一位妥妥的学霸,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学士学位;博硕士皆在英国牛津大学,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之上完成的,据其在该书后记中自言:“我的...
评分抓住时间、文化、人物、文本 ——读《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 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对晚清到民国的历史信息包含非常丰富,非常详实。此书信息量非常大,阅读时可能抓住以下几条线索,读起来会省力些: 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此书展现的是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四十年代的发生在广东地...
评分- 這本書出於2006年,當年我正於廣州工作,於學而優購得此書,當時讀來甚為費勁,好像沒有完成就把書擱下,及後輾轉送了出去。到過了幾年後想找來一讀時,竟遍尋不獲,透過二手書店的老板去找也找不到,讓人好生惋惜。 - 沒想到後來因緣巧合下,有機會與作者程教授於香港見面,...
作者导入点“展览文化”非常到位,紧抓学海堂作为研究对象,逐一阐述广东文化与国家认可关系。观察点特别,思考角度新颖,用通俗语言把学术研究解析得如此有趣,非常难得的。
评分学术书
评分学术书
评分該書宜作「華南研究」入門首讀書,其中數個案或許可有進一步研究擴展的必要。
评分从《走出地方史》读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程美宝的作品仿佛层次丰富的奶油蛋糕,口感丝滑,令人回味无穷。据1991-1995年作者在牛津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修订,繁体版的序言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动。以晚清以来的“广东文化”为例,把清末以来中国的“地方文化”视为一个命题、一套表达的语言,探讨在不同的时代,在怎样的权力互动下,不同的内容如何被选取填进某个“地方文化”的框框。并非一个粗糙简单的考察某地的地域文化是什么的研究,而是讨论在怎样的历史文化环境里,哪些人拥有权力与资源去定义地域文化,去定义一个什么样的地域文化。时至今日,著作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意识与自觉逐渐构成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共识。作者为研究清末民初各省各地的地方文化观的形成过程提供的研究框架,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研究者需要结合不同史料细致考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