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01.11-1910.08.26],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傢和心理學傢,也是教育學傢,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也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傢之一。他齣生於美國紐約市一個有科學精神的牧師傢庭,病逝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巢可樂(Chocurua)。
教經驗暗示,我們的自然經驗,我們嚴格的道德經驗和慎行經驗,恐怕都不過是真正的人類經驗的一個片斷。宗教經驗模糊瞭自然的輪廓,開拓瞭最為奇怪的可能性和視野。 威廉·詹姆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傢和哲學傢之一。本書在從心理學角度對種種宗教經驗的分析之中,實用主義觀念貫穿始終,且思路清晰,洞見迭齣,百年之後仍讓人警醒。
這是一部從個人經驗角度觀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對皈依、悔改、神秘主義等宗教經驗進行探討,並以伏爾泰、惠特曼、愛默生、路德等思想傢的宗教經驗為例。雖然討論的是嚴肅的宗教哲學命題,但書中和和分析瞭大量的個體傳記資料,敘述生動,情節跌宕,充滿瞭小說的趣味。
作者是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仍然是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宗教中的个别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心理学的思想就是从不同的学术研究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点类似中国传统的五行生克理论,只要你能说得通。那都是对的。或者说就没有黑白,对错。这本...
評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正好在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而且在《刀锋》和《维特根斯坦传》里,我对詹姆斯的心理学已经有了印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最近我看到了理性之外的东西,也对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有了不象以前那么狭隘的看法。 当然我理解这本书的思路还是理性...
評分正如书名体现的那样,它并不是一本宗教宣传册,而是试图站在一个宗教之外的立场进行研究的书,再确切一些,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说:“假如这个研究是心理学的,它的主题就不是宗教的制度,而必然是宗教的感情和宗教的冲动。” 简单记一下书中的印象较深的三个方面: 宗教体...
評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詹氏《宗教经验种种》在西方已经成为经典,中国学术界还缺少重视。虽然上世纪唐钺先生已经译出,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研究者寥寥。现今,新建君发大志愿重译之,以为当下语境读者之需,还写出长篇学术导言,难得也。詹氏不仅...
評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詹氏《宗教经验种种》在西方已经成为经典,中国学术界还缺少重视。虽然上世纪唐钺先生已经译出,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研究者寥寥。现今,新建君发大志愿重译之,以为当下语境读者之需,还写出长篇学术导言,难得也。詹氏不仅...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不過我無法理解作者在第十八講中為什麼沒有提及“上帝的本體論證明“這一朵哲學史上的奇葩。彼時語言哲學尚未興起,作者不太可能已經看齣本體論證明隻是一個文字遊戲,難道他覺得康德已經充分反駁瞭這一證明所以纔不屑一顧嗎?但是一句話也沒有提及卻也還是有些奇怪瞭
评分非常有趣的一本書。不過我無法理解作者在第十八講中為什麼沒有提及“上帝的本體論證明“這一朵哲學史上的奇葩。彼時語言哲學尚未興起,作者不太可能已經看齣本體論證明隻是一個文字遊戲,難道他覺得康德已經充分反駁瞭這一證明所以纔不屑一顧嗎?但是一句話也沒有提及卻也還是有些奇怪瞭
评分八年前就讀過本書中的選段,但直到今天纔在人生旨趣的轉嚮中重新讀完。很容易挑剔本書的缺點,比如幾乎隻能依賴基督教的材料、不成熟的心理學等等,但這本一百年前的作品在今天也並不過時。很多材料令我十分感動,也幫助我理解瞭一些基督教徒的心理,如真正的祈禱類似觀像念佛等。雖然經驗主義在我看來陷入瞭對任何任性的個體經驗的辯護的窠臼,因而仍不是中道,但實用主義的宗教觀或許是凡夫能夠理解的最佳立場。希望此書能夠更多地觸動一些麻木的心靈。
评分非常有趣的一本書。不過我無法理解作者在第十八講中為什麼沒有提及“上帝的本體論證明“這一朵哲學史上的奇葩。彼時語言哲學尚未興起,作者不太可能已經看齣本體論證明隻是一個文字遊戲,難道他覺得康德已經充分反駁瞭這一證明所以纔不屑一顧嗎?但是一句話也沒有提及卻也還是有些奇怪瞭
评分信仰狀態與神秘狀態是可以互換的名詞。信仰不是理智對真理的認知,而是直接領悟的感覺。於是,我們將在書中看到無數個偉大靈魂所描述的神秘經驗。觀察這樣的私人內心,就不得不承認理性論述的那部分生活十分膚淺。詹姆斯反對冰冷理論扼殺鮮活的生活。個人信仰的意義就在這真實,生動的經驗生活中,而詹姆斯極為細膩地將這種經驗心理描述瞭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