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创刊号这期的特别策划做得相当不错,亚细亚故乡,视野很广阔。确实,这一块长期都有人关注,但大部分人都是忽略了的。读了之后会使人停下来思考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第一篇文章虽然作者是1999年写出来的,但通过此文反观我国的水利大跃进,仍然受益匪浅。
评分看完《天南》中梁鸿的这一篇《行走在大地》反映乡村建设的文章,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最后梁鸿的话眼泪竟然飙下来了。她好像回应了我这段时间一直以来的纠结、焦虑、矛盾、犹豫、害怕,可是我跟她一样,面对这样一个“既沉重又快乐、既平常又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我觉得自己依旧很无力,也许我还不能像邱建生、何慧丽们拥有那样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内心使命感。 借由梁鸿的眼睛我看到的是受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感召、扎根在农村、以深度介入的改良方式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者们,这些奔走在乡野之间的知识分子们以最质朴的理想信念希望通过“教育”来“启迪民...
评分觉得好,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上来的,一些笔记 原来发在博客上http://n5end.blogcn.com 有些词被屏蔽了 春潮,山间教室的日光灯,黄昏窗正分得那数学老师呢喃的侧影,我坚信:这一刻,你已长大成人。 他甚至说:诗歌是最低级的知识,仅靠臆想来表现。如今,这些人的骨灰早已星散,唯有操场旁的厕所还在,那古老尿槽里桉树叶的气味,仍是那么幽凉而肃静。为什么,为什么笑不能是件好事?它是真理的媒介,也是哲人的良心。不对吗?看,今天你就大笑着说:铁风!铁风! 你久居热闹滚滚的都城,诗艺呀,人生呀,社会呀,已争辩了很久,这是急于播...
评分报告文学,写实摄影,好书推荐,大师轶事等等是《天南》亮点,文章粗糙冗长则是最大的硬伤。
评分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近几日只是乘得短暂的假期得以回家,出行前购得杂志《天南》创刊号一期,随编者所引进入的“亚细亚故乡”专栏又重新让我低下头俯身去审视脚边的泥土了。说起泥土,又回想起北岛一文《纽约变奏》里的场景——“纽约人是不会想到地平线的,这事儿生来就和他们无关。如果我在加州的思维方式是横向的话,那么在这儿肯定是纵向的。”现在置身于繁华都市上层惴惴不安的一十二楼,走出阳台宛若漫步云端,却正如父母不经意提到家中再难寻桂花香了。 杂志打开了一个入口,让读者再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