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出版者:上海译文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品人:
页数:367
译者:梅绍武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2783
丛书系列:纳博科夫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纳博科夫 
  • 小说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 外国文学 
  • 美国 
  • 微暗的火 
  • 美国文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亲眼目睹一种罕见的生理现象:约翰·谢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音乐的融合,一行诗。我在少年时代也体验过这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舅父的城堡里,隔着一张茶桌望着那个魔术师,他刚变完一套绝妙的戏法儿,那当儿正在吃一盘香草冰淇淋。我凝视着他那扑了粉的脸蛋儿,凝视着他别在纽扣眼儿里的那朵神奇的花,它方才变换过各种不同的颜色,如今固定为一朵石竹花。我还特别凝视着那些不可思议的、流体一般的手指,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些手指就能捻弄那把小匙儿,把它化为一道阳光,或者把那个小碟往空中一扔,顿时变成一只鸽子。说真的,谢德的诗就是那种突然一挥而就的魔术:我这位头发花白的朋友,可爱的老魔术师,把一叠索引卡片放进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诗来。

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在看完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之后,我捶胸顿足:不是后悔自己没有早早下手写出一本《微暗的火》来,而是对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感到气愤和委屈,如果他不是写完《离骚》之后就迅速投江,而是慢慢在那首诗之后细细做些注解,然后里面再加些宫庭逸事,逃亡经历什么的,那么,我...  

评分

在看完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之后,我捶胸顿足:不是后悔自己没有早早下手写出一本《微暗的火》来,而是对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感到气愤和委屈,如果他不是写完《离骚》之后就迅速投江,而是慢慢在那首诗之后细细做些注解,然后里面再加些宫庭逸事,逃亡经历什么的,那么,我...  

评分

评分

《微暗的火》,这部文学史上的奇异之作。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构成。著名诗人约翰·谢德被一名罪犯误认自己是判他入狱的法官枪杀,而谢德的邻居——教授查尔斯·金波特真实身份则是俄罗斯以北的白色国度赞巴拉的流亡国王,他一直希望谢德将自己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看得懂个毛

评分

这不完全是一部以形式取巧的后现代小说,它的内核依旧是纳博科夫那个永恒的主题:彼岸。小说中波特金是一个无能的创造者,他像月亮一样,必须依靠太阳来反射出冰冷的光芒。他的创造仅仅是一种疯狂,是一种无法区分虚构与现实癔症的结果。相比起来,谢德才是纳博科夫所赞许的天才,是自由穿梭在两个世界间的行者,是真正的太阳。波特金对谢德遗作的注解就是对真正艺术的一种庸俗曲解。他的艺术是局限的,是永远无法抵达彼岸,无法超越生死的,他被永远困在一个疯人的自言自语中。而谢德凭借着艺术化解了丧女之痛。这里出现了一种唯有艺术才具有的永恒,就像诗歌的最后几节:我觉得唯有通过我的艺术,结合欢悦心情,我才能理解生存,至少能理解我的生存微小的一部分;倘若我个人对宇宙扫描准确,神圣光彩的诗句势必也不差,我猜想那是一行抑扬格律诗。

评分

我一直非常鄙视茅盾文学奖,因为这个国家级的文学奖,一直在指导中国文学发展上犯着最保守最守旧的呆板思维。看看那个什么额尔古纳河就晓得了。这跟金鸡奖算个P是一个道理。 中国最中坚的作家群目前写作的方式,还用着托尔斯泰、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写作的路线,当然他们还达不到那个深度和广度,只是时间性是一致的,他们都死了一百多年了!他们对写作文体的探究,对于文字能到达的可能性的探索,远远不够! Nabokov应该是一个标尺,他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技巧,拿跳水而言,这是一个4.0的难度。他炫了技,你还不得不服。可以想象Nabokov蛮横的抬头,说,老子就是有货,咋滴?不服? 这并不代表着,有些人写的那些实验性作品,那些为了实验而实验的东西。杂乱、艰涩、毫无章法。 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技巧,起跳,翻转,团身,空翻,入水。所有的苦功藏在美的后面,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最后结果,让人惊叹的几秒钟。拿慢镜头重放,拿高速相机捕捉,反复倒带,停格,仍是无处不美的瞬间!

评分

迷宫的乐趣

评分

比《洛丽塔》更能代表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