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文学与传播学。与写作相关的职业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现执教于南开大学,作品多次获评中国国家图书馆、新浪网、《亚洲周刊》《新周刊》《文学报》等机构与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
◈ 继《自由在高处》之后,熊培云审视社会、回归内心的全新力作
◈ 《慈悲与玫瑰》 致敬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
◈ 自救乃第一天理。
◈ 西西弗斯推动的不只是地上的石头,更是空中的玫瑰
把空间留给世界,把时间留给自己。
这是一本写给孤军奋战者的书。它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
面对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轧,作者分析了“无私心即无公德”“悲观的理性”“不完整的慈悲”“半数人暴政”,并对时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等概念提出批评。
作者相信美的激情是人神性的基础。在有关苦难与荒诞的态度上,本书对个体的境遇充满了温柔的同情。欢乐与痛苦都是人命运花园中的一草一木,有着相同的重量。
在这里,西西弗斯式徒劳是幸福的。当活着的人看见活着,他推动的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天空中的玫瑰。
而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总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独立思考的光芒,如果你也是一个热衷观察和思考的读者,欢迎报名参加本期阅读评审团。新星出版社联合@新京报书评周刊举办作家熊培云的新作《慈悲与玫瑰》书评征集活动,精彩书评将在新...
评分一个人进山找神,找了一辈子,最后才知道山顶上的那个神就是他自己。 孤独灵魂 上一周,学校召开了秋季田径运动会。趁着这间隙,我陆陆续续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熊培云的新书《慈悲与玫瑰》。 其实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阅读的激情差不多已经快被消耗殆尽了,这自是每日的工作将...
评分第一次知道这个作者是因为风筝推荐了他的西风东土,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少女的推荐。 我们莫名其妙地被接到这个世界上,也莫名其妙时而满心欢喜。玫瑰是没有理由的,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会芬芳如故。 慈悲也可以从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利己主义是不以牺牲他人为界,否...
评分随笔集《慈悲与玫瑰》两天翻完 仅仅说一下个人观点—— 我也曾经是个愤青,很吃批判社会这一套。扼腕叹息一句今不如昔或是一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立刻能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然而我慢慢发现,一切抛开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基础,空谈理想道德民主自由的行为都是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
评分我们固化的慈悲是对他人,慈悲是怜悯,是舍己。在你有百万时舍己的慈悲给予他人十似乎是轻松的,在你有百时给予十,有慈悲的人就回陷入现实和内心的挣扎。熊老师的书无疑是打开的慈悲的心,包容和接纳自己。让慈悲也温柔自己。最大的慈悲包括你我,不完整的慈悲,是不问对方的...
一本随笔,粗略翻完,熊培云还是个熊培云,文字依旧平和,温暖,带有诗化般的品质,但也仅限于此了吧,读来已无多大新鲜感,更谈不上有多深刻的思想性。
评分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
评分我喜欢的知识分子腔调,又有脑子又有悲悯。遣词造句,驾驭语言功力了得。横竖漂亮。这两天,在微博被狂热的群众给吓傻了,要看书来洗眼睛的。
评分以前挺深刻的都写流水文了……我看经典吧
评分直抵人心的文字,触动人心的力量,慈悲与玫瑰,人性与救赎。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