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裏希教授,恩斯特爵士,獲得的榮譽有:功勛團成員(OM),高級英帝國勛爵士(CBE),英國學術院院士(FBA),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並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曆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他於1972年受封爵士,並於1988年受封勛章。他有許多享譽世界的奬項及榮譽,其中包括:歌德奬(1994年)和維也納金質奬章(1994年)。他的主要著作有《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1960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以及10部論文及評論集,均由費頓齣版社齣版。他於2001年在倫敦去世前,完成瞭人們期待已久和廣為關注的最後一部著作:《偏愛原始性》,齣版後獲得巨大贊譽。
範景中,1951年生,天津人。198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導師盧鴻基先生。曾任《美術譯叢》《新美術》主編。著有《附庸風雅與藝術欣賞》《藏書銘印記》《中華竹韻》;編有《柳如是集》(與周小英閤纂);主編《美術史的形狀》《波普爾哲學著作集》《貢布裏希文集》(與楊思梁閤作)。現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
楊成凱,筆名林夕,1941年生,山東招遠市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係,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員。學術活動範圍廣泛,在語言學理論、漢語語法、文學藝術、目錄版本、古籍整理等領域都有著作發錶。尤為傾心於中國古文獻整理和研究,現為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人間詞話門外談》等。其他著作見有關專業刊物。
貢布裏希的《藝術的故事》齣版50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性的暢銷書,是最完美的藝術史入門讀物。他的文筆優美,敘事流暢,把從早期的洞窟壁畫到20世紀的現代藝術寫成瞭一部清晰而富有獨創性的傑作。
此書如今已是第16版,譯成的語言超過30種,有精裝本、平裝本和袖珍本的不同裝幀形式,銷售超過800萬冊。
這部由20世紀最傑齣的藝術史傢寫就的經典著作, 此次以豪華的書匣布麵精裝本形式麵市,是為收藏傢、學生和藝術愛好者等準備的完美禮物,是對理想的珍視和保存,激勵著未來藝術領域的新來者。
从文艺复兴开始,简单的做了点笔记。 作者认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所以全书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基本是从单个艺术家来分析他们的作画信念和特点。我简单的笔记也是到了记载十九世纪的画家开始才用一点点文字概括了这个画家的特点或是信念。然后作者也...
評分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导论中,第一句话就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是否可以演绎一下:在产品设计领域,没有设计师这种东西,只有设计而已。 【原文,含图,欢迎交流: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6/12/507】 最让设计师崩溃的事情,是...
評分读艺术史如走马灯,如若只是一幅幅经典、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奇闻异事,则读后心头只如流水拂过,了无痕迹,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了。但是这本《艺术的故事》则不是如此,当我合上书页,细细回想,一条模模糊糊的艺术发展主线隐隐在脑中蜿蜒起伏,艺术家的故事反倒没有记住几个——本...
評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啊! 开头翻看序言,只几页就吸引得放不下手了,作者的功力到底是世界顶尖大师级别的啊,视觉独到新颖开阔,用辞简洁明快。翻译也有信达雅的意境,很不错。20年前范先生就翻译过黑白旧版,1999年新16版由三联出版,现在再过了10年总算又有出版的,...
評分前段时间想看看关于艺术方面的书,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希望能找一本图文并茂,描述通俗易懂但又不是很低幼的书,这本艺术的故事很对我的胃口。 在买书之前我看了前几年大家对这本书的评论,包括桃子依旧与大家互动的一些回复,看得出大家对这本书的感情...... 我还去了书店看...
藝術史的扛鼎之作!
评分讀瞭兩周,做瞭32頁筆記。它值得你直接收藏這個盒裝布麵版,因為在品讀之後,你會想瞭解更多,寫下更多,明白更多。
评分藝術史的扛鼎之作!
评分韆萬不要買這本“豪華本”!!想買請買另外一種“精裝”版!齣版社裝幀鬼纔,這版跨頁畫不做成拉頁,畫中心擠在中縫裏沒法看,還比彆的版本少一些正文沒提到的畫,完全是騙傻多速的
评分讀瞭兩周,做瞭32頁筆記。它值得你直接收藏這個盒裝布麵版,因為在品讀之後,你會想瞭解更多,寫下更多,明白更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