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蘇珊•桑塔格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蘇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匯編,分為“論著”和“文學”兩大闆塊(並包括其子戴維•裏夫編輯的“日記”兩捲),共16捲,280餘萬字。“蘇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引進齣版的最大規模的當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傢、評論傢以及文學傢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獨傢版權,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學術界、評論界、文學和文化界以及齣版界,都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重點所在》延續瞭蘇珊•桑塔格一貫的敏銳和視角的多元,在她《重點所在》這本最新的論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嚮瞭現當代的重要詩人、作傢、戲劇傢、舞蹈傢,以及各種類型的藝術、文學形式,由於其獨特的敏銳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義不局限在某個領域,透過文章本身,我們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義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靜。
第一部分的叙述因为有大量陌生文学作品的内容,故而理解起来似空中楼阁。只是匆匆阅读了前面的序言中提到这么一首小诗:莽原,都城,邦国,尘寰。选择无多因为身不由己。去路非此即彼,所以,我们当伫足家园,只是家在何方? 我不知道这首小诗是不是这本书的写作主旨...
評分是有些晦涩,并不是轻松阅读的枕边书,但是其中的思想更让人震动。很喜欢她优雅清淡,冷静自持的笔法。有几篇特别喜欢,包括世界电影百年和欧洲文明,她并不是单纯地品点书籍和电影,而是考虑背后的深邃思想。同时,也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我思故我在。包括手中书籍和眼中世界。
評分是有些晦涩,并不是轻松阅读的枕边书,但是其中的思想更让人震动。很喜欢她优雅清淡,冷静自持的笔法。有几篇特别喜欢,包括世界电影百年和欧洲文明,她并不是单纯地品点书籍和电影,而是考虑背后的深邃思想。同时,也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我思故我在。包括手中书籍和眼中世界。
評分《在薩拉熱窩等待戈多》是蘇珊•桑塔格《重點所在》中的一篇“重點所在”的長文,記述了她於1993年塞族圍城轟炸薩拉熱窩時在城中青年劇院導演《等待戈多》的故事。桑塔格在當年四月第一次訪問這座戰火中的城市,又在七月毅然決然地返回到哪裡,她說:“我不能再僅僅作一個目...
評分是有些晦涩,并不是轻松阅读的枕边书,但是其中的思想更让人震动。很喜欢她优雅清淡,冷静自持的笔法。有几篇特别喜欢,包括世界电影百年和欧洲文明,她并不是单纯地品点书籍和电影,而是考虑背后的深邃思想。同时,也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我思故我在。包括手中书籍和眼中世界。
比起平裝,價格確實貴瞭。
评分有感於閱讀此書 並非隻是尋求答案 道理 結論 亦或是某種體驗 更確然可指的是 鍛煉一種可逆的思維與視角 一種樂於使自己的思維處於一種顛覆和遊離的狀態 當然 前提是 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時不拒絕變化 讓自身安於被動與主動的浪潮之間 一種超脫於現實的悲苦 一種肯定自我的全貌 一種拒絕各種標準 各種優劣 各種是非的姿態 一種拒絕介入世俗思潮之中 企圖以一己之力拯救世人的野心 一種享受個人意識漫遊於思潮之中 令思想不斷脫落 更新 再生的閑適與自得 同時 在不斷的認識自我 確立自我中 超越自我
评分有感於閱讀此書 並非隻是尋求答案 道理 結論 亦或是某種體驗 更確然可指的是 鍛煉一種可逆的思維與視角 一種樂於使自己的思維處於一種顛覆和遊離的狀態 當然 前提是 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時不拒絕變化 讓自身安於被動與主動的浪潮之間 一種超脫於現實的悲苦 一種肯定自我的全貌 一種拒絕各種標準 各種優劣 各種是非的姿態 一種拒絕介入世俗思潮之中 企圖以一己之力拯救世人的野心 一種享受個人意識漫遊於思潮之中 令思想不斷脫落 更新 再生的閑適與自得 同時 在不斷的認識自我 確立自我中 超越自我
评分-_-敏銳,言辭犀利,但文風卻優雅流暢。關注領域之廣泛,認知之深刻,讓我吃驚。特別鍾愛那篇「作為閱讀的寫作」,正如弗吉尼亞·伍爾夫說的一樣:「有時我想,天堂就是持續不斷、毫無倦意的閱讀。」天堂般的感覺,存在於那種完全消除自我的閱讀狀態中。可是,我們不會真的喪失自我,就像我們不能踩自己的腳。而那種脫離軀殼的銷魂閱讀,就很像昏睡狀態,足以使我們感到沒有自我就像閱讀、銷魂的閱讀一樣。當寫小說一進入其他自我的角色後,也會給人一種失去自己的感覺。這就是閱讀快感和寫作快感的相同之處。
评分Marvelou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