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桑,诗人、学者、辛波斯卡译者。1981年生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新市镇。2007至2008年任教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2012至2013年在德国波恩大学任访问学者。201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参加太平洋国际诗歌节(台北花莲)。著有诗集《赋形者》(2014)。诗学论文集《 隔渊望着人们》(2016)。译著有《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014)、《鲍勃•迪伦诗歌集》(2017,合译)、《染匠之手》(奥登散文集)等。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偶然性”
“在漫长而悠缓的童年岁月中,一些事物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幼小的神经:星空、植物、地图、村庄、雪、鱼和烟花。我在漫长的追忆中,去抚摸这些事物,并逐渐建造一些文字的房屋,让它们定居其中。”
北岛、王家新、韩少功、王鸿生、金雯、刘丽朵、 包慧怡诚挚推荐!
...................
✲内容简介✲
“在方言里,‘孟溪那边’意味着遥远。”
“在这片土地上我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没有这段时光,我现在将一无所有。”
年轻诗人、学者胡桑的首部个人自传性散文。他用一种绵密、紧凑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描摹、追忆、还原甚至重构了一个故乡,一个位于江南腹地的村庄,一个正在消逝的村庄。胡桑以对事物的极度熟悉以及近乎宇宙论的雄心提供了一部关于八十年代江南乡村的全景图,但是,他对内心的迷恋、对幻觉的执着,又展现出一幅通常意义上的乡村并不具备的心灵图景,以诗人的笔触在时间的进程中凝视这个村庄,开掘出一个内心深处的源初故乡。
...................
✲推荐评论✲
北岛、王家新、韩少功、王鸿生、金雯、刘丽朵、包慧怡诚挚推荐!
☆记忆与想象,二者之间的相互激发与相互再造,使胡桑的青春岁月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纸上不断更新的自我陌生感。
——韩少功
☆把地图上的某个点,展开为可以抵达的事物,使胡桑拥有了自己的江南,一个质感的、无尽的、被诗和远方唤醒的江南。在他的具有轻微摩擦力的词语中,世界停止了溶解,时间不再化为乌有,万物栩栩如生,一切都期待着初始的分享。
——王鸿生
☆《在孟溪那边》的可读性不言而喻,娓娓道来的文字感觉,恰如我认识多年的胡桑其人,质朴、多思之外,又难得流露出感性的一面。无论是文学地理学的精微测绘,还是写作发生学的追述,又或者创作心理的反观自视,都全面拓出新的散文风景。
——翟月琴
☆它(《在孟溪那边》)为我们敞开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文如小舟,使得胡桑得以引领读者向逝去的记忆漂流,同时,这种漂流也通向别样的想象,通向隐含的“我们”。
——王健
...................
✲编辑推荐✲
☆他的语言是有诗人的语言,不矫情、不造作,平实、自然、充满江南的气韵和才情。兼具诗人的才情与知识分子的思辨,文本非常迷人,让人一读就进入文本意象中的江南。星空、植物、地图、村庄、城镇、街道、湖泊、运河、雨、雪、鱼和烟花。既有沈从文、废名的冲淡淡泊,又有普鲁斯特意识的瞬息流动。让人沉醉、心折。
☆豆瓣人气插画师彩色插图,内附精美书签和作者手绘家乡地图。
☆印制精美,内文为80克华北纯质纸,封面及腰封为优选特种纸,质朴温暖。
苦难也好,甜美也罢,在那里长大,以后无论你行到何处,故乡风物与人情均会像吸盘一样长在你的身上。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M兄: 久未通信,日子照样碌碌无为。 不知今年你是否回老家,若回,到时可以见一面,痛痛快快聊上一番,在这不知何处立身的时代,又岂不快哉。 前几天看...
评分 评分2007—2008年,身在泰国普吉岛的胡桑完成了这部乡愁之书。从现代写作对写作者的要求来看,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无疑是太早了。艾略特要求写作者要在25岁明白历史意识何谓,然而按照当代时空的复杂程度,这一时间点有必要推后到30岁。乡愁是历史意识中最难捉摸的一种,它要求更高的...
评分引言: 在我第一次读到辛波斯卡那本诗选《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时,就被诗人那种空灵清澈的语言所折服,得知译者是我的故乡人士。在书的序言文字中,我曾试图想象这位在后来成为友人的作者对于诗歌的热情,亦是从故乡走向远方的文学途迹。我反复阅读过甚至录音朗诵过辛波斯卡的诗...
触发记忆的方式,不是对事件的再现,而是对词语进行分门别类,所以“故乡”不是事件的交织,而是词语之间的缠绕和断裂
评分虽是散文,但用的其实是诗的语言。如果与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描写对照,那差别是很明显的,诗人与小说家的感受不同,连呈现出来的哀愁也不一样。虽然作者说“我绝不是怀旧主义者,我是在悼念一个世界的逝去”,但他笔下凡旧的几乎都是好的,而新的都不好。那个“世界”其实也不是外在的现实世界,而是他自己的主观抽象记忆,因而其消逝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他对自己记忆的记忆,但他自己似乎也没意识到这其中的差异。
评分病中断断续续一个月读完,因为时常要停下来,是因为文中很多的空--虽然是绵密的叙述,全在细节里延展着,花,鸟,蝌蚪,青蛙,桑树,雨雪;以及很多的空间---童年,少年,江南,故乡;在不厌其烦的罗列中,切切实实的,但隔着时间的河流,追忆的调子里,显得遥远梦幻,而迷人。
评分从文字到装帧都是那么恰当,蒙着雨色的青绿正是内陆之人对江南的第一份想象。一个诗人的天真是有出处的,读这些沉静、充满意趣的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了解一个人,我看到了他所认识的世界。自然的物性和人的智性在里面缠绕,可看作其“个人史”“阅读史”的开端,一字一字像簌簌的雪在下,非常安稳。
评分“在方言里,‘孟溪那边’意味着遥远。”写故乡童年记忆,铅笔淡彩一般的烟水气江南,很合窦唯的《山水清音图》,流逝的归流逝,旧忆为茧,念及即复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