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建筑 日本 建筑理论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芦原义信 设计 景观
发表于2025-03-30
街道的美学(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我以为这乃是此书的很大特点。
该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年),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著有《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等书。
很有意思的一套书,看完总会忍不住去审视身边的街道。当我们习惯了柯西布耶的现代性思维建筑,那种简洁大气的现代之美也让我们选择性忽视了许多人性之美,这也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本书所传递的观点。整体看第一本更有料,西欧和东亚建筑的对比很有启发,许多建筑的思考框架都可以根绝这套书去开展,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建筑也是,很多看上去的习以为常其实背后隐藏着许多的生活习惯、抗争和秘密,以及某些人的理想和追求。
评分其实读一本《外部空间设计》就够了。。
评分大师就是大师,外部内部空间、阳角阴角、内眺景观等等,简单直接没有废话。而且明显能感到作者更加崇尚西方街道的美学而diss日本,可在我看来,日本的街道已经很漂亮了呀!
评分作者有明确的倾向于西方古典的东西是美的的价值判断 而来批判日本 上部好好 下部感觉在凑字数了没啥干货
评分大师就是大师,外部内部空间、阳角阴角、内眺景观等等,简单直接没有废话。而且明显能感到作者更加崇尚西方街道的美学而diss日本,可在我看来,日本的街道已经很漂亮了呀!
把空间看成“图形”还是“背景”,这对建筑空间或城市空间的充实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所以它是个重要课题。例如意大利空间是“图形”式的,日本的道路空间是“背景”式的,因而就可以促使我们更好的去考虑“图形”式的构成。最近,"图形"与“背景”问题,从作为w迈茨的“视觉法则...
评分作者静静地站在,一条日本的街道上。观察过往的行人车辆,想着一些关于尺寸事情。而那些来自爱琴海周边的窗台以及上上下下的石阶、那些来自波斯沙漠中密集而拥挤的房屋和小巷、那些来自意大利中世纪古老而遥远的广场以及印度一座远近闻名的现代城池,还有在那些地方生活和行走...
评分《街道的美学》仔细地看了一遍,《续街道的美学》泛泛的浏览了一遍,大体上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建筑与城市,笔者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笔者通过将日本和其他的一些国家进行比较,从中找到差异,阐明了自己对街道美学的一些看法。 个人受益颇多,使我了解了众多国家的美学...
评分新年假期断断续续读完,浮躁的情绪下始终没能控制住自己去好好做做笔记,踏踏实实的思考。以至于基本属于碎片似的记忆片段存于闹钟,近日还需整理一下,回味一番。 但是还好,看到后记中作者的一番言语,醍醐灌顶。在我看来,既算是提领全书的思维主旨、思考方式...
评分2012年3月1日 http://www.douban.com/note/203214677/ 谈到街道,不免想起《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一句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于是,对于这个话题,更容易想到的是街道与城市人...
街道的美学(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