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天穆,美国北乔治亚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古帝国史及军事史。199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蒙古战争艺术》《蒙古的文化与习俗》等。
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的重量级新作
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描绘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
荣获2017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 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媒体推荐※
蒙元帝国部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带来了欧亚的整体性和世界的新秩序。从“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视野,去观察和审视蒙元帝国及蒙古征服,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进历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李治安
本书探讨成吉思汗带给世界历史的遗产,涵盖了元朝、四大汗国乃至之后数百年,时空宏大,行之于文,举重若轻,在国内外的书籍中实不多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张帆
本书不仅条理清晰,而且饱含热情,并广泛参考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必将作为对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而广受欢迎。
——英国基尔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 彼得·杰克逊
这部文笔生动的著作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课题的痴迷,并将成为关于世界史和蒙古帝国的课堂上极为有用的参考书。
——《亚洲研究期刊》
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杰出著作,是探索蒙古人参与创造的世界历史的首选之作……作者将我们带到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决裂发生过一些小插曲。 1962年,成吉思汗诞生800周年,苏联的加盟国蒙古召开了一次纪念学术会议,要发行纪念章,在国家级重要报刊上发表对成吉思汗的正面评价,还大胆计划建造一座11米高刻有成吉思汗的纪念石碑。 这次会议遭到苏联史学家的严厉批评,因...
评分 评分章节名:帝国解体 页码:第71页 蒙古帝国分裂后,蒙古草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元朝的历史。1260你那阿里布格挑战汗位失败,鸣响了蒙古草原的丧钟。阿里不哥代表旧有草原精英的利益,忽必烈代表一种新的帝国视野,更关注定居地区。随着忽必烈即位蒙古帝国首都从哈拉和林迁址华北。 ...
评分阅读者:书生-星竹(学号Y002) 本月书评:1篇,年度书评:7篇 开拓疆土、攻城灭国、擒杀酋首,对武将来说,这三件事随便完成哪一个都是无上的荣耀。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的后期,有一段不容忽视却常常被忽视的时期,那就是蒙古帝国,那个极其庞大的国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一是带...
评分阅读者:书生-星竹(学号Y002) 本月书评:1篇,年度书评:7篇 开拓疆土、攻城灭国、擒杀酋首,对武将来说,这三件事随便完成哪一个都是无上的荣耀。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的后期,有一段不容忽视却常常被忽视的时期,那就是蒙古帝国,那个极其庞大的国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一是带...
好看,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如此宏阔的题材写得这般简白通畅条分缕析,着实不易。另:蒙古人那些汗名太难记了,你来我往,自家人打来打去,最后闹不清谁是谁了。
评分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那就又是一本被过誉的书。也许关于蒙古的资料就是如此碎片而无法结构和系统化,但本书除了历史叙述部分还稍有逻辑,后面的专论简直不知所云。对于饮食、艺术、人口流动等等等等,到底蒙古人是驱动力,还是破坏力?真的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某些页面上一页就有十七八个“尽管”,也是服了作者,也服了译者。
评分在朝悦上海三联翻的,感觉写得太浅了,很多地方点到而止,对这么大的一个题目来说目前的篇幅显然不够。而如果作为入门普及向来说又写得不够生动有趣。
评分好看,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如此宏阔的题材写得这般简白通畅条分缕析,着实不易。另:蒙古人那些汗名太难记了,你来我往,自家人打来打去,最后闹不清谁是谁了。
评分非常好看,结构简洁,内容丰满,逻辑清晰,通过对史料的辨正和语言学分析,书仅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蒙古帝国的兴亡,并归纳了蒙古帝国全球化的意义。第二部分条分缕析了蒙古帝国对后七百年从东亚到西欧社会的塑造,小到一种食物、药品的传播;大到内亚政权的形成和民族的迁徙,刷新颇多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