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修德(1915—1986),本名西奧多•H.懷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美國記者。1915年生於波士頓,童年坎坷,以賣報為生;後入哈佛大學讀書,師從漢學傢費正清,學習中文和中國曆史、文化;畢業後任《時代》周刊駐重慶記者,采寫瞭大量關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新聞報道,寫齣《中國的驚雷》(Thunder Out of China)。迴國後連續進行瞭四屆美國總統選舉的報道,寫齣《美國總統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其中1960年跟蹤記錄約翰•肯尼迪參選直至獲勝的報道使他獲得瞭1962年普利策奬。1986年因癌癥逝世於紐約。
中國的抗日戰爭、戰後歐洲的經濟復興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總統競選和肯尼迪傢族的悲劇——美國傳奇記者白修德的迴憶錄不僅記錄瞭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還將20世紀重要時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實書寫。作為普利策奬獲奬作傢、美國駐華傳奇記者、費正清入室弟子,白修德對世界政治形勢和曆史趨勢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白修德積纍並保存的一手資料更為20世紀世界史研究提供瞭珍貴的文本。
大半個20世紀、大半個世界,白修德的經曆和文字,泛著獨特而有魅力的光彩。個體與曆史,在他作為一個記者的追尋和探索中,閤而為一,遂成傳奇。
1、普利策奬獲奬作傢、美國記者、漢學傢費正清入門弟子白修德的個人迴憶錄《追尋曆史》的完整譯本。
白修得以誠摯的態度、激揚的文字、豐富的事實、深入的剖析,描述瞭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2、傳奇駐華記者,用新聞連接東西方兩大國度,用報道記錄中國抗戰史詩。白修德對中國的友情,將被曆史永遠銘記。
1939年白修德輾轉來到中國。在中國期間,白修德接觸到瞭共産黨、國民黨和美軍高層的幾乎所有人物,並因其左派立場而頗受共産黨歡迎,在延安被譽為“抗日之友”。他訪問延安後寫成《中國的驚雷》齣版,對於世界人民瞭解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發揮瞭重要的作用。在抗戰期間國統區的河南大飢荒慘劇中,正是因為白修德的奔走呼籲,纔使河南災民得到國民政府的關注和國際友人的救援。在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中,由國際影星亞德裏安•布勞迪塑造的白修德形象,感人至深,即據於此。
3、白修德在作為記者的職業生涯裏,見證並記錄瞭20世紀中國、美國、歐洲各國重要時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
他對當時世界的政治形勢和曆史趨勢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積纍並保存的一手資料為20世紀世界史研究提供瞭珍貴的文本。
4、洞悉政治勢態、追尋曆史真相,個體與曆史的交融、互動,波瀾壯闊,匯集成書。
親曆“二戰”美國受降儀式;反共高潮中見證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歐洲的經濟復興和政治博弈;五十年代中期迴到美國後跟蹤報道四次總統選舉,寫齣《美國總統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其中1960年跟蹤記錄約翰•肯尼迪參選直至獲勝的報道使他獲得瞭1962年普利策奬。白修德稱自己為一個“講故事的人”,他和他所講的故事,都是20世紀波瀾壯闊曆史長捲中精彩而動人的篇章。
5、《追尋曆史》是美國高校新聞專業學生的重要參考書。
從波士頓街頭的賣報兒童,到哈佛大學的青年學子,再到世界知名的新聞記者,白修德一生的艱辛和堅守、閱曆和成就,他敏銳的新聞視角,深沉的曆史感、正義感,和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對於今天立誌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們依然具有鼓舞和啓發意義。
2019年1-2月看《追寻历史---白修德自传》 作为记者,白修德(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可以说是职业的典范。成名的记者对于不仅需要报道时事,采用动人的语言描写出事情发生的环境、人物性格、发展经过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应该运用自己的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把...
評分 評分 評分外国人的角度描述对中国的看法,这个是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读完之后也觉得讲述中国抗日的部分最为精彩。 作者是犹太人,因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犹太人的身份让在美国长大的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了一些障碍,也激起了我对犹太人的认知的渴望,所有的移民都有这样的困惑吧! 不...
評分匪諜
评分白修德寫的曆史,是隨著個人心性而寫的,興盡而止,不同曆史階段配上自己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筆觸。喔,花生米這個花名也是很有趣
评分中國的部分極有意思。
评分2018年最佳曆史書
评分今年迄今為止讀過最厚的一本書,六百餘頁,讀完也覺得很厚重,記載瞭作者在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記者從業生涯中的一段曆史迴憶,書中記錄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42年河南大飢荒、國共談判、皖南事變、解放戰爭,讀到作者對河南飢荒的報道和記載,聯想到瞭劉震雲的《一九四二》以及馮小剛拍攝的同名電影,那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沉痛災難記憶,是天災但也有人禍,農作物受災欠收、地方政府官員隱瞞真相、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黃河花園口決堤等等一係列因素造成瞭巨大的嚴重後果。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係列重大事件都能看到作者冷靜的旁觀者的視角,以及作者在重慶活動期間對這座山城的描述。歐洲部分講述英法德等國的恩怨情仇,美國部分印象最深的就是肯尼迪遇刺的情景,仿佛將讀者帶入到刺殺現場,肯尼迪是美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通過瞭公民權利法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