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作者视野开阔,文笔轻松,自幼爱好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佛学、哲学、心理学,擅于理性地介绍佛学的原理与方法。另著有《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该书侧重佛陀的方法,而本书侧重佛陀的原理。
有感于知识阶层的烦恼和现代社会中理性资源的匮乏,本书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 对现代心理学这门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期过高?
二,抛开神秘,佛学的理性价值何在?
三,佛学能否解决现代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空前关注心灵层面的问题,而现代心理学与佛学,都是关于心灵的智慧。作者对现代心理学进行理性的质疑,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心理学在应对心灵问题时的“不够”,并分析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价值;提出两者在应对心灵问题层面上的互通互补。
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哲学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你是人。不同于动物花草木石,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因而现实生活中,人有烦恼,有矛盾。人渴望完美,但现实总是充满失望和不公平;人眷恋生命,可死亡却越来越近;人...
评分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过的: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似乎随着自己长大,叛逆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每天的生活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但是没有丝毫不适,反而习以为...
评分一本内容详实、 逻辑缜密,针对“寻求解决烦恼的思考”,在心理学和佛学两个不同的领域分析、比较、论述的著作。 我们在学习知识道理的时候,看到的多数是知识的由来和考证,而“知识”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通常会被忽略。本书在第一部分以非常清晰的纲要论...
评分有幸拜读了金木水的这本《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我受益匪浅。对于佛学,我只是浅层次的有所了解,作者运用了朴实简明的文字,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佛学知识,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加以解释,即在心理学的架构下解读佛学的相关概念,使得全书结构和脉络清晰化。...
评分必须五星,第二部分对悉达多的分析是目前为止最到位的一本书。应该抛开佛教的外衣,直抵核心,这才是佛祖的本意。
评分整个分析结构可以借鉴下
评分到底是在讲佛学,还是在讲佛教。作者像是把这两个词混着用,初觉不妥。愈读愈觉这是本奇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很惊艳,但是后半部分依旧是说食不饱。 心理学是不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学问?我觉得不是,就像政治学也不是教人当官,经济学也不是教人赚钱。只能说,对这些是有帮助的。硬要说现代心理学偏离了方向,真是有点浪费作者对科学史的深刻认识。 佛学和心理学的神交,因为佛学谈苦,心理学谈烦恼,苦即烦恼。两者是最关心生命的学说。佛学的核心是心理学。要这么说,谁的核心不是心理学呢?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呢,作者非常漂亮地论述了心理学剥离宗教,哲学的历程,以及心灵和行为的进退之争。行为肯定是科学,但是弗洛伊德这个异端用自己的天才保留了心灵的份额。 作者都没有讲为什么心理学要成为科学,就要给它剥离科学性。
评分作者的出发点挺大胆的,心理学太过于靠近科学这个问题阐述的挺有意思的,但是直接说佛学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有点缺乏论据了,后半部分好几章节都让人觉得写的有点仓促,把弗洛伊德和悉达多放在一起写..感觉作者并不是很懂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有误解,这样显得说服力有点弱,但是总体是值得看的
评分带着解决烦恼的目的,我对佛教与心理学都有了解,也一直将两者比较,应该早些知道有这本书的。该书没有专业术语的堆砌,逻辑架构清晰,在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提炼了精华,将两者比较,收获颇丰,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