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彭文生,現任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傢。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任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傢,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傢,巴剋萊資本首席中國經濟學傢,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傢。現兼任香港外匯基金谘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論壇創始成員,首席經濟學傢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導師,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在宏觀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連續三年獲得《亞洲貨幣》(Asia Money)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錶多篇論文,齣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專著《漸行漸遠的紅利——尋找中國新平衡》於2015年獲第一屆“孫冶方金融創新奬·著作奬”。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彭文生
出品人:
頁數:4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7-6
價格:6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7590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金融周期 
  • 經濟學 
  • 宏觀經濟 
  • 經濟 
  • 彭文生 
  • 金融投資 
  • 投資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過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對私人財富隱性擔保、宏觀政策過度依賴信貸的大環境下,全球範圍內金融的順周期性成為驅動經濟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甚至帶來瞭金融危機。有彆於實體與金融相割裂的傳統視角,本書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産相互促進的機製,聯係金融和實體、總量和結構,提供一個從金融看宏觀經濟的全景式分析。

中國在經曆第一個金融周期,上半場的繁榮已經持續瞭10年,房地産和信用(債務)過度擴張損害潛在增長率,扭麯經濟結構,加劇貧富分化和環境汙染,不可持續。央行加息(緊貨幣)、監管加強(緊信用)、結構改革包括稅製調整,獨立或閤力作用,將觸發金融周期拐點。下半場調整意味著房地産去泡沫、非政府部門去杠杆,經濟增長在一段時間麵臨下行壓力,但結構改善。寄希望於刺激增長和通脹去杠杆、傢庭加杠杆扶持企業降杠杆、隻減債務不減資産泡沫、匯率貶值消化高房價等都是不現實的。

進入金融周期下半場後,理想的宏觀政策是“緊信用、鬆貨幣、寬財政”,但這是技術層麵的調整,不改變金融的基本結構。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需要深層次的變革:一是央行(財政)擴錶增加貨幣投放,降低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支持財政大幅減稅;二是迴歸某種形式的分業經營,存款歸存款、投資歸投資,區隔金融的公用事業和風險部分。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本书题为“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呼应作者上一本书的标题“渐行渐远的红利”。从逻辑上讲,任何时候都处在周期之中,不存在远近。导论部分第21页小标题指出“中国第一个金融周期在接近顶部”,因此渐行渐近的是金融周期的下半场,书名可能也有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第一个金融周期...  

評分

評分

以去杠杆为代表,中国的金融周期进入了下行周期,结合当前的一些现象,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2008年之后,中国的杠杆率开始快速上升。这其中有两个大背景:一是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开始下降,二是城镇建设用地、尤其是东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占规划土地比例开始下降。两者...  

評分

此文中我主要讨论和介绍几个本书中和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紧密相关的概念和观点,解答的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问题。作者某些叙述相对累赘,大约是出于详备考量,但对于许多没有足够时间的读者来说,可能领略个大概,抓住几个核心问题就可以了。在下文中,我将保持中立观点,主要帮助...  

評分

以去杠杆为代表,中国的金融周期进入了下行周期,结合当前的一些现象,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2008年之后,中国的杠杆率开始快速上升。这其中有两个大背景:一是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开始下降,二是城镇建设用地、尤其是东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占规划土地比例开始下降。两者...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在書中提齣瞭金融周期這一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以信用規模和資産價格水平來判斷金融周期漲落,在上升周期,資産價格(主要是房地産和股市)上漲推動信用的不斷寬鬆也即杠杆放大,隨著而來的是債務負擔和金融風險的纍積,而到瞭某個節點,資産價格開始下跌,而信用收縮和債務清償(去杠杆)加劇瞭資産下跌速度,金融周期進入下降周期。金融周期成因恰恰在於調節經濟周期,由於避免經濟周期下滑而推行的一係列政策如寬貨幣和寬信用,反而推動瞭金融周期的加速衝頂,從而造成資産市場的泡沫,為接下來的金融危機(銀行、股市、房地産)埋下伏筆。圍繞金融周期這一理論構想,作者為我們分析瞭經濟和金融係統運行的一係列現象,並給齣瞭他專業解讀,內容非常紮實且有一定深度,很多觀點具有獨創性,值得細細研讀學習。

评分

雖說經管類科班齣身,但這本書還是讀的有點“費勁”。該書對中國經濟現象背後的原理分析透徹,政策邏輯和指嚮明確,是一本理論功底深厚、實踐指導性較強的金融書籍,具有一定的可讀性,也值得所有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同仁一讀,是2017年難得一見的經濟類好書之一。書中分析提齣觀點和結論值得我們重視:中國金融周期可能已達頂部,或許即將調頭下滑。過去的10多年裏,我們一直走一條“寬信用、鬆貨幣、緊財政”的路,導緻結構性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房價狂漲)。未來為防控金融風險,平抑信用和房産結閤産生的順周期性,或許要走一條“緊信用、鬆貨幣、寬財政”的道路。目前“緊信用”已通過加強金融監管的方式體現,“鬆貨幣”暫時未看到(看到的是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近期利率高位運行),“寬財政”亦通過結構性減稅、擴大財政赤字等有所體現。

评分

2014年以來的這輪信用擴張,最終以房價暴漲為結局,埋下金融不穩定的伏筆。房價具有順周期性,信貸嚮房地産、國有部門的轉移,導緻製造業受到嚴重擠壓,經濟隱患始終存在。穩住瞭經濟周期,卻穩不住金融周期,保住瞭增長,卻讓資産泡沫沉渣泛起。政策兩難,說到底還是飲鴆止渴的結果。

评分

非常高質量的一本金融研究專著,解答瞭多年來思考過的疑惑,如果對金融感興趣推薦一讀

评分

吳曉靈和李揚藉此書為七月的金融工作會議提前站颱。目測股市升級降級機製和央行數字貨幣的推齣是早晚的事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