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剋肖(Ian Kershaw ) 是世界知名的20世紀德國史學傢,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皇傢曆史學會會員,在希特勒研究方麵頗有建樹。他畢業於利物浦大學和牛津大學,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從1989年起擔任謝菲爾 德大學的現代史教授,直至退休。 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兩捲本《希特勒傳》與《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2002年,他因為在曆史學方麵的貢獻被封為爵士。
顧劍,畢業於南開大學。2000年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在美生活二十餘年,現在美國一大學任終身教授。愛好軍事政治史,業餘時間筆耕不輟。
六個國傢,重現紛亂時局的沙盤推演
十個決策,鎖定二戰終局的隱形硝煙
………………
※媒體推薦※
一個壯舉。
——《愛爾蘭時報》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摺點充滿學術洞察力的分析……它的幾乎每一頁都閃耀著光輝。
——《觀察傢報》
一次精彩的曆史重建。
——《標準晚報》
這本書充滿智慧 、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仿佛這段關鍵的曆史重現在我們眼前。
——《星期日先驅報》
對那些渴望瞭解高層政治決策是如何做齣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星期日郵報》
………………
※名人推薦※
極其有力的論證……這本書非常重要……它真正改變瞭我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看法。
——安德魯·羅伯茨
這一引人入勝、論證嚴謹的傑作加深瞭我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理解。
——艾倫·馬西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問題令人信服地再探討……剋肖此書保持瞭嚴謹的學術態度、嚴密的論證過程與可靠的判斷力,與他對希特勒生平的研究一樣成功。
——理查德·奧弗裏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政治決策清晰明瞭且無懈可擊的闡述。
——馬剋斯·黑斯廷斯
我們非常幸運,有伊恩·剋肖先生用他豐富的知識與清晰的思路為我們剖析瞭這些決策……一本充滿智慧的著作。
——安東尼·比弗
………………
※內容簡介※
作者伊恩·剋肖用十個章節的篇幅考察瞭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六個主要國傢做齣的十個互相關聯、具有巨大軍事影響的政治決策。從英國決定堅持抗擊德國,到德國決定在珍珠港事件後嚮美國宣戰,再到希特勒決定消滅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這些決策把歐亞大陸上的兩場互相分隔的戰爭,轉變成一場真正全球化的衝突。盡管在1941年底,戰爭仍有三年多的進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在此時就已經注定瞭。
任何決策的製定都受到一係列條件的限製。政治體製、決策機製、意識形態、決策者所能掌握的情報信息、國內輿論、國際環境、決策者的理智與情感……這些無一不影響著“二戰”中這些決策的形成過程。作者充分分析瞭這些因素在這十個決策中的作用與影響,試圖為讀者還原當時戰場之外看不見的硝煙。但曆史的發展並不具有必然性。作者還專門分析瞭被決策者們拋棄的其他替代方案,並閤理推測瞭選擇這些替代方案可能産生的結果。對這些替代方案被放棄過程的分析更是凸顯瞭決策者做齣這些命運攸關的抉擇背後的邏輯。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上个世纪最惨痛的一幕,百度百科给出以下统计数字: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
評分本书是2019年截止目前看过的几本战争史中,最喜欢的一本! 虽然在战争爆发后80年的今天回顾历史,会觉得当初的许多决定充满了荒唐和匪夷所思,但这毕竟是在历史事件尘埃落定,整个世界渐渐趋于理性与稳定,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更加深入的今天。正如作者所说,所有后来...
評分本书是2019年截止目前看过的几本战争史中,最喜欢的一本! 虽然在战争爆发后80年的今天回顾历史,会觉得当初的许多决定充满了荒唐和匪夷所思,但这毕竟是在历史事件尘埃落定,整个世界渐渐趋于理性与稳定,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更加深入的今天。正如作者所说,所有后来...
評分 評分《命运攸关的抉择》是一部军事政治史,主要描述了在1940年-1941年,二战期间德国、美国、英国、苏联、意大利做出的十个重大选择,深刻地影响了二战结局的走向,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关于二战的结局,都已经是明了的事情,如何再从史料中发掘出不一般的素材,为人们深度表现这...
所謂“命運攸關的抉擇”,其實是作者歸納齣的二戰期間同盟與軸心之間各國首腦做齣的十個如今看來足以改變戰爭走勢和世界格局的關鍵決策,而這些決策基本都集中在40年代最初的一年,於是讓這一年頗有種萬曆十五年的味道。不過持論嚴謹的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在曆史的脈絡中劃重點,畢竟對於整個二戰的研究,不論是政治、曆史還是軍事領域,早就已經縝密到很難有不曾關照到的死角;於是本書的亮點成瞭每個抉擇之後作者提齣的反詰和有針對性的分析:如果不做這個決策,希特勒墨索裏尼丘吉爾羅斯福們和該國還有彆的選擇麼?不難發現,對當時紛紜復雜的各國形勢而言,同樣是“命運攸關的抉擇”,有的其實是命中注定的決策,有的則是無從選擇的選擇,但更多的選擇在必然層麵都要大過偶然,這纔是二戰的悲劇
评分作者Ian Kershaw爵士是兩捲本希特勒傳記的作者,這也是公認的最佳希特勒傳記,因此對二戰曆史瞭若指掌,集中闡述二戰初期的各國軍政高層決策內幕和戰略推導剖析,文筆樸素老練,思路清晰深邃,分析大戰略來龍去脈的邏輯性極強,不嘩眾取寵,不劍走偏鋒,頗具英國史學名傢獨有的大局觀視野和深刻性(類似李德哈特和保羅肯尼迪),但後半段有些涉及華盛頓決策內幕的章節過於瑣碎專業,可讀性有些下降
评分偏嚮於英國的地位…挺好看的
评分非常精彩。大部分內容都是放在內部政治體係,在描述這些決策的同時,更多的筆墨放在瞭做齣這些決策的前提政治條件。最佩服的是羅斯福,在跟一個不閤作的國會打交道的同時,還小心翼翼地照顧順應又引導著民意,又不至於走得太遠,難怪身為偉大政治傢的同時又廣為民眾愛戴,這比丘吉爾強多瞭。
评分今日世界的形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