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歌,本名张继芳。诗人,作家。生于新疆伊犁,旅居海口。出版图书作品有《草原上的毡房》《阳光的首都――海南岛》《植物记Ⅰ――从新疆到海南岛》《植物记Ⅱ――从新疆到海南岛》《影树流花――我的草木姊妹》《植物记――新疆篇》《植物记――海南篇》等。
“在我失去了名字前面的籍贯之后,我所拥有的个人地理,便是用生命擦亮过的人的面孔、名字、地名、街道、草木、海浪、词……它们构成了我的个人地理。”
《一个人的地理》是安歌的旅行及部分读书随笔集,记录了她从故乡新疆的草原到北京的胡同,从云南的丽江到四川的稻城,从福建的土楼到湖南的张家界,以及于海南游历的故事与感悟。这些旅行途中的见闻和感触,和着《博物志》的奇诡异丽、宫崎骏的雨滴、童年尘埃纷飞的“书房”以及来自父亲和远方的羽毛书签……再加上作者的回忆,向我们展示诗人特有的细腻的内心世界。而当流畅的文字同惊艳的照片一起在眼前铺陈开时,便会勾起渴望在路上和穿行在书页中的您的回忆与期待——您也会在书页中疑惑:自己或许也是歌川广重《桥上的人》,经由梵高、辛波斯卡和这些在路上的生命文字重新归向您?
·留在书上的划痕 那时候我还小,大概也就十一二岁吧。也不知什么原因,总是很孤单,日日与书相伴。虽然除了几本翻烂的小人书外,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书。幸运的是妈妈也酷爱读书,尽管那个年代的书并不如现在名目繁多,但妈妈总会带回一些好书,对我,就是至上的安慰了。 记得...
评分“M·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
评分喜欢从别人不同视角了解一座城 喜欢听人讲与厦门有关的事 安歌写鼓浪屿 像一首早晨醒来舒缓钢琴曲 新奇与亲切感并存 书写者的感受化为文字的空间感支撑开来 字行间 叮咚回响 余音跳跃 轻灵 四下散开在阳光里的叶子上 雨滴上的花朵间 而她笔下的新疆 一段一章一本本书都信手拈来...
评分“M·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
评分“M·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
490页的书,厚厚的一本,刚拿到的时候就觉得莫名兴奋。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感觉跟以往的文字相比,安歌的风格有了很明显的变化:灵动之中,多了一些醇厚。
评分几个铁粉刚从读书会上下来。都是从《植物记》就开始粉安歌的人,线下+线上。讨论最多的除了这本书,还有书里提到的各个地方。我本人醉喜欢的,还是新疆的部分,阳光、雏菊,干燥的凉风。空气里有糖和诗的味道。
评分为了引用而引用,强行抒情,也就草原部分能看看吧,还是喜欢李娟对哈萨克的描写
评分互联网上的各类速食游记毁掉了很多好地方,好在我们有安歌。她的文字对速食是一种安静有力的拨乱反正????
评分四辑的文字各有节奏。第一辑新疆篇的深远,是把天空草原移来,让人可以深呼吸;第二辑我是旅途之秾丽,但也深远,特别是一路的洛克和大庸的落叶;第三辑因有童年、书籍做底,让人可以深进去;第四辑当是作者客居处,对平常小巷,挑担阿婆的亲连着作者的人世。这样的节奏安排似乎也是成长的季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