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彦明,曾任台湾《联合文学》执行主编、总编辑。1987 年获台湾金鼎奖最佳杂志编辑奖。2000年获《联合报》十大好书奖及《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在中国台北、比利时、荷兰举办过个人画展及参与联展。著有《浮生悠悠》《荷兰牧歌——家住圣安哈塔村》《在荷兰过日子》等书。现居荷兰,从事写作、绘画,养花种菜。
《人情之美》是一部有人情味的台湾文坛八〇年代回忆录。作者丘彦明回忆在《联合文学》工作时期,与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高阳等12位文学大家的深情厚谊。书中从大量的交往逸事、生活细节中写出了作家们不同于文学正史的鲜活亲切:年迈的梁实秋先生动情回忆老北京糖葫芦、三十年苦 译莎士比亚全集;在加那利岛,三毛带丘彦明一同种菜,看海,闯沙漠,天冷时三毛细心地为她加上一件披肩;敏感纤细的白先勇,倾诉将《游园惊梦》搬上舞台的幕后甘苦;与丘彦明的45封往来书信中,张爱玲流露出幽默和亲切的情绪… 往事历历,丘彦明通过这些温暖的回忆,真挚书写出一位位作家朋友的丰满人情,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灿亮的文学黄金时代。
去年的此时,在一家公司实习,自己选择的工作时间,恰巧每逢周三都有一位老师也来坐班,由是与这位老师有了一面之缘,且共用一台电脑。偶然的一次打开微博发现老师还没有退出的主页,上面写了主任名字,曰止庵。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所著书目,如今的微博也有了十万多的粉丝,...
评分难得的一本有味书,文短情长。最易与作者情生共鸣的是那篇三毛,写的自由自在,浪漫的青春气息迸发于文章各个角落。初识三毛最早是那些纸质粗糙的盗版书(文字流传历来有手抄,盗版,正版之印迹),正是神采飘逸的年龄,古今中外各种书匆匆掠过许多,有记得的,有忘记的,漫长...
评分 评分 评分谈人情,往往第一个联想到的是“人情世故”,是规则之外不可见光的“曲径通幽”,也是假借情感名义的一种利益交换。和诸多被污损的词一样,“人情”所形容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简单与美好的交往,以及“人情”本质上应该散发的温暖味道、柔软气息,渐渐地都感受不到了。 台湾著名编...
人情之累,多半由于人性之劣;人情之美,却实属天时地利。邱彦明的文字读起来真是清雅流畅,若是寻常人物讲起与这些文坛明星的密切交往,不免有炫耀之感,但她的故事读来只令人羡慕。得以窥见那个光芒闪耀的台湾文坛,那些真性情有功底的名作家,也由衷向往能做像她一样的编辑,以文字为媒,与时代同行。
评分意外发现梁实秋很可爱,羡慕长颈鹿什么的。
评分以《联合报》的运作发展为契机,丘彦明悉数记录一批自民国东渡岛屿的老派文人及其精神传人,文字温润,追忆潸然,想必她定是一个极为伶俐、开朗、体贴之人,凭借自己一腔热情真情,不仅成功约稿、追稿这些大作家们,更以可贵的人品人格打动对方,并成为终身不渝的挚友;虽以朋友立场抒遣缅怀之意,却也同步记载了台湾文学的黄金时期,往来有鸿儒的热闹场景令人神往;最喜欢梁实秋与三毛两部分,梁老对翻译的真知灼见于今依然适用,而三毛在回忆中的全面沦陷让人心痛;高阳篇逸兴横飞,张爱玲篇则让我们领略到文字之外不同侧面的她。
评分丘彦明颇得老辈文人的喜爱,想来跟她聪明伶俐同时很通人情世故有莫大的关系。文字灵动鲜活 (亲历梁实秋临终前的景象描写简直跃然纸上),十几年前读她的《浮生悠悠:荷兰田园散记》便有深刻印象。依书中所述诸君风范,最爱高阳,其次三毛,再次白先勇,最后是张爱玲。
评分早先当然知道《联合报》副刊与《联合文学》的地位,但读了丘编辑的这本书,才真切体会到其分量。丘编辑的经历殊为珍贵!虽言“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但邂逅管窥到的重重高峰,已经不止关乎文学,也不止关乎台湾。美中不足的是,面对大师,尚属年轻的丘编辑下笔难免芜杂刻意,甚至中二。也因此,写起西西、三毛这样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文学好友时,更自然可信,也更有感染力。最后,实在好奇——为什么说张爱玲是9月31日过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