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随笔 书评集 杨早 书评 有趣的书 商务印书馆 文学 文化
发表于2025-05-07
早读过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杨早身兼(文学与近代文化史研究方面的)学者、书评人与阅读推广的实践者三重身份,《早读过了》辑录其近十年来的近百篇关于阅读、文学、大众文化等方面的文化评论、书评与短书札文字。杨早师从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开启对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传媒史的关注,并由此进入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史的研究。严肃的学术研究与写作之外,亦热衷实践对大众阅读的推广与实践,除对专业领域内过眼新书多有评论推介,亦尝试将专业视角对准当下,对当下出版、媒体与阅读生态都有犀利的观察与评论。此外,因其身体力行主持推广社区阅读实践(“阅读邻居”),并积极尝试用新媒体推送私人阅读书单,所以本书亦辑录相当部分的短书札,以志其推广大众阅读的雪泥鸿爪。
杨早,1973年生于四川富顺,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曾发表《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京话日报〉的启蒙困境——以梁济等人自杀为中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话题电影”与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改写历史与文学重建——晚清小说与当下网络小说异同辨》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野史记》《说史记》,编有“话题”年度系列(《话题2005》至《话题2014》)、《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得签名毛边本一册,编号170。一星,给商务的毛边本,三面皆毛,裁起来颇有乐趣。至于内容不谈也罢,唯《哲学家死亡录》待读。
评分得签名毛边本一册,编号170。一星,给商务的毛边本,三面皆毛,裁起来颇有乐趣。至于内容不谈也罢,唯《哲学家死亡录》待读。
评分好书。真实,有趣。
评分只喜欢 一只改邪归正的猴 这篇
评分读书心得,有几篇精彩,不过凑字数的太多,删减60%左右比较合适。
早些年看过杨早的一些关于世界杯的随笔,特别有意思,文艺、热血,有镬气,如色香味俱全的宵夜大排档。后来我过了看世界杯那股劲了,也就没有再关注他。入手这本,完全是因为某天看了某个公号的推介,一种亲切感就去网上下了单。 全书200多篇短文,像是专栏随笔或是杂志书讯...
评分我跟杨早关系太近了,不容易客观表达。 我们是发小,杨早是那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读那么多书,是家长教育自家小孩的范例。前几天他又写一篇“我为什么不去上十拿九稳的北大清华”,分明是写出来气人的。他从小到现在,在视野、洞察力、知识建构以及观念上,一直走...
评分我跟杨早关系太近了,不容易客观表达。 我们是发小,杨早是那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读那么多书,是家长教育自家小孩的范例。前几天他又写一篇“我为什么不去上十拿九稳的北大清华”,分明是写出来气人的。他从小到现在,在视野、洞察力、知识建构以及观念上,一直走...
评分一直觉得,读书与吃饭,是一回事。 可能老生常谈了,但这句话,意不在说,读书的必要。 而是信任与放松。 一、 从《纸墨勾当》起,到参加“阅读邻居”前,某种信任在慢慢建立。 非以早说、早读为是。 大概是一种“阅读他的书,对得起时间以及银子”的感觉。 感觉,是一件不需要...
评分我跟杨早关系太近了,不容易客观表达。 我们是发小,杨早是那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读那么多书,是家长教育自家小孩的范例。前几天他又写一篇“我为什么不去上十拿九稳的北大清华”,分明是写出来气人的。他从小到现在,在视野、洞察力、知识建构以及观念上,一直走...
早读过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