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蕪,原名湯道耕。四川新都人。1920年代在雲南、緬甸做勞工,曾任報館校對、副刊編輯、教師,1931年參加左翼作傢聯盟。1949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曾任重慶市文化局長、中國作傢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等職,著有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故鄉》《百煉成鋼》《春天的霧》,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南國之夜》等等。
小时候看的书,当时就被书中描写的西南少数民族面貌深深吸引,阅读的时候可以充分幻想书中的景象。长大了,有机会到艾芜书中写到的地方,竟然可以印证小时候的想象。
評分早在15年前,我就看过了艾芜的《南行记》,那种细腻的记述风格一直都让我对他走过的地方魂牵梦绕,一直想有机会能够跟随他的脚步能从走一回,在孤寂的山中思考,在漂泊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可是现在,却因为各种原因怎么也无法成行。也许,这一生都不能都追随艾芜的足迹,在寂...
評分初版本的《南行记》,只收有八个短篇,一个下午就能看完,回味却可以很久。 原版自序中提到的好莱坞电影《Telling The World》,以及作者的观影感受,可与鲁迅的“幻灯片事件”相对比。西方电影对现实的扭曲,一直延续至今,艾芜的文明自觉,到现在也未过时。 人生哲学的一课,...
評分还在读 是不能回望的一段历史 是我们不会经历的光景 没有机会看到的旧时光 借着他的文字 潜行 也想 无所依附的状态 没有盼头的时候 你会怎样 这种背水一搏只靠发现寻找完全未知无法计划无从控制的状态 苦难与真实 是如此宝贵
評分我的身体从未去过云南,更不曾翻越海洋一般的热带雨林前往缅甸。但在意识和梦境中,我早已出发,那些灵魂困顿的日子,我孤身一人经过村庄和旅社,穿越河流与森林,来到南伞镇,最后毫不犹豫地消失在缅甸果敢地区。 我读到《南行记》,就像遇见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1925年的...
最喜歡〈在茅草地〉(似乎這版不是足本)
评分早期的艾蕪,語言實在很簡淨舒服。
评分流浪者的聲音,流浪的歌。
评分大學時在圖書館藉來讀過一遍,很喜歡。今年買瞭新版又讀一遍,更喜歡瞭。那些普通人的生活卻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评分有一個畫麵:夜深,窗子嚮外開瞭一半,雨點順著風飛進來,細沫子到鼻子跟前,夥著空氣一同入肺。什麼都不做,又好像什麼都參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