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伊津哈是荷兰历史学家,欧洲文化史权威。他擅长印欧语文学、欧洲文化史、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明天即将来临》、《文明复活的必要条件》、《愤怒的世界》、《17世纪的荷兰文明》、《文化史的任务》、《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他的著作经久不衰,《中世纪的秋天》、《伊拉斯谟传》和《游戏的人》均已在国内出版,而且《游戏的人》已经有三个译本问世。
译者介绍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20余年,著译近800万字。
赫伊津哈经典的名作,开拓中世纪研究新道路。本书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中美本,只看了13页 几处比较大的问题如下(1、2下方附《中世纪的秋天》相应部分对比) 1、“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原文: “During the Burgundian terror in Paris in 1411, one of the victims, Messire Mansart du Bois, being requested by the hangman, accordi...
评分本书是对中世纪晚期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的学术作品。所以命名为秋天。 中世纪给我们的传统印象应该是虔诚的、保守的、枯燥刻板的,人们在宗教的重压下,在物质极不丰富的情况下艰难的度日,但在作者的书中显然不是如此。当然中世纪到达此时应该由盛而衰了,作者...
评分翻了下作者履历是研究麦克卢汉出身的职业翻译家,一口气译了三本赫伊津哈太暴殄珍物了,以至于这本汪洋恣肆的北部文艺复兴全景图读起来生硬断片,含混不清。 再来评论一下这本书,赫伊津哈弥补布克哈特对于北部文艺复兴关注的缺失同时也试图去强调文艺复兴自身是如何从中世纪自...
评分一提起中世纪,哪怕是我等对于西方历史并不了解的学渣,脑海中也会闪过几个关键词:基督、教条主义、哥特,etc.etc.主体色调:暗黑系。那么这样的一个时代,衰落倒是成了件“好事”。 不知道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看到自己的著作被转译成不同的文字后,会不会感到失真的怅然。书...
评分“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是恩格斯对但丁的经典论断,在读这本书之前,这就是我对中世纪的全部所知。在这一串年代中,人类的信仰与理性、哲学与神学复杂交错,各种思潮暗涌。这本《中世纪的衰落》全面系统地讲述着中世纪最后...
生活的主题是什么,古今中外恒古不变的骑士精神或是田园牧歌;上帝的真相是什么,虚无的神秘主义还是枯竭的象征主义;意义是什么,是诗意的想象还是思想的痼疾…如同读了人类简史一般,说的太透反而觉得迷茫,让人信仰全无,不知哲学、生活、宗教有什么意义,不知意义本身有什么意义,不知除了人文主义的兴起,现代哲学的一切形式和中世纪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循环和博弈罢了。倒是作者,懂这么多却依然保持虔诚,书前一小段人物介绍足以让人动容。 Ps:和内容无关,这本书的设计是不是太丑了点。
评分含泪说一句,翻译什么鬼啊,但是内容真的很有干货,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视角,另,跟《十字军之王2》一起玩,效果拔群。
评分翻译,暴殄珍物了
评分读的比较吃力,不知是否传达了作者本意。美术与文学部分比较有趣。“只有等到“生活的调子”变化之后,只有等到否定生活的潮流消退且让位于新的洪流之后,只有等到刚劲的新风吹袭时,文艺复兴才会到来。只有等到令人雀跃的洞见(抑或是幻觉?)瓜熟蒂落时,开垦古代世界一切光辉成果的时代才会到来;在此之前,人们长期看到的只不过是古典光辉的反射光线而已。”—喜欢最后这段总结
评分翻译,暴殄珍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