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
(1908—1966)
翻译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192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习美术理论与艺术评论。
1931年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对中西画论及西方古典音乐涉猎广泛、造诣颇深。
著作
《傅雷家书》
《傅雷谈艺录》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译著
《巴尔扎克全集》
《约翰·克里斯朵夫》《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伏尔泰小说选》
《艺术哲学》等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由傅雷先生编著,通过二十余位西方美术大家的作品与生平,讲述自文艺复兴始至十八、十九世纪五百年间的西方美术变迁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文字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所列,最久远的,如乔托多那太罗们,也已辞世七百年有余。凭借雕塑、油画等载体,这些人类文明的珍宝得以在时间长河里流转,直至今日。也得益于自乔尔乔瓦萨里作为艺术史家的首次工作,包括本书作者傅雷先生,融汇历史、哲学、社会、音乐等方面的精彩讲述,使今人能够窥探到艺术的一角。
作为本书编辑,在编辑过程中,一直在尽力寻找高质量的图片以求展现书中所述作品。但客观事实是,再高质量的图片也无法替代亲眼一见名画真迹的过程。
对于普通个体,很难说清读艺术对于自己的现世生活有何种实质的影响。如神秘深邃的腰乐队所唱:艺术仍然是国家里,最普遍的那一种便秘。但亲爱的朋友,读一读艺术吧,艺术并非高高在上被自负者牢牢垄断,艺术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最重要的,欣赏艺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愿这本傅雷先生编著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能够成为你的艺术启蒙书。
前段时间看过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和傅雷先生比较,前者是在更大范围内更笼统的介绍了艺术史,加上作者自己对艺术本身及其发展的理解。 傅雷先生的二十讲,有其对具体名作的分析,有自己对作品及其创作者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更主观更具有个人魅力,让人有傅雷亲身授课...
评分27岁的梵高在给哥哥提奥的信里写道: “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薄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那我们要做什么?给火添柴……” 伟大的画家,能够画出灵魂里的火。然而,只有真正懂得这些画的人,才知道怎么去那儿取暖;而那些...
评分电影《死亡诗社》里的Keating老师对学生说,诗歌的好坏不重在词句的分析,而在于其表述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表达的也是同一种思想:艺术之美在于感受。突破很多艺术介绍书籍旨在分析名作构图、光影、色彩、寓意的桎梏,在分析之余表达他对艺术...
评分傅雷先生在26岁写出这样的文章,细处不提,气度上首先就很不凡。序中可见先生颇有些愤世情绪,但正文始终则保持在客观和鉴赏者雅致的基调上。通篇二十个小节毫无懈怠,从历史背景到艺术家的个人气质切入得恰到好处,每一讲都有清晰的内核,确是在授人以美慧而无虚浮之心。
文笔中规中矩,称不上多出彩。最要命的是排版的混乱,足可以毁掉这本书。要前后翻好几页,才能把文字和插图对应上。对本书的编辑能力深感堪忧。
评分超级棒的入门读物。 傅雷的笔触和描述真是牛逼!
评分顺着画家的艺术生涯去探索他的追求,从技艺出发的点评。看书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美和创作的难度,如果配图和文字在排版时更对应点就好了。
评分顺着画家的艺术生涯去探索他的追求,从技艺出发的点评。看书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美和创作的难度,如果配图和文字在排版时更对应点就好了。
评分QQ阅读上买的QQ阅读上有几个版本,这一版比较下来,画比较多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