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 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2016年则继续推出了寻访中国古代诗人遗踪的《寻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空谷幽兰》是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文化复兴”之旅。
空谷幽兰,常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困扰着作者的问题。
《空谷幽兰》这本书,真好!但翻译有一些小错误,比如第2章提到研究萨满教的中国考古学者张光启,应为张光直,那些观点可以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找到;比如第11章的开头,提及史蒂芬•欧文的《中国诗歌的伟大时代:盛唐》,应为宇文所安的《盛唐诗》,这些年也有了中...
评分很早就听说过一本书叫《空谷幽兰》,虽然不知道具体写的是什么,但是一听就觉得是和禅道有关的。只是想不到竟然是个美国人写的。 我在西安待过一段时间,也去过秦岭里面的某座寺庙游览过,道宣的那座立在山顶的塔也是远远的看见过的,但是当再次从文字间看到它时,感觉是截然...
评分再也没有比书名更好听的标题了。来了豆瓣几天了,被这里浩瀚的书评给吓晕了。从没有想过写书评还能写出这么多有趣、感人的话语。所以也磨刀霍霍,想写点什么。 我的书柜里还藏着这本书。我很少买书,总喜欢借书,要不就是坐在书店里把书读完。一是有点穷,二是买回来就没有了...
评分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去终南山探索与猎奇,这些隐士的修行被无情的打扰。他们本想是远离凡尘,孤独修行,完成自己的道,但却因为这本书被改变了。 不知道赤松居士怎么想?
四星给情怀。名气大于实际,令人略感失望的浮光掠影,或许在看到卷首无缝插入的安妮宝贝序言时,我就该察觉到这一点的。原以为重点会聚焦在采访实录上,或者着意展现隐士的风采气韵、精神世界,没想到通览全书根本就是堆砌了掌故传说再夹杂一些肤浅议论的散乱游记。
评分读不进去。。。尽力了。。。
评分美国人来写中国文化,多少欠缺点火候,读罢感觉没什么营养,研究得也不深入。
评分按照隐士的类别编撰章节,所以时间线上显得有些乱;老头子对汉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都在,但是表达/翻译起来就隔着一层;其中有些僧道言语很狮子吼;印刷质量堪忧。
评分期待的是深度访谈,结果穿插了太多作者个人的,时而艰深,时而粗浅的中国历史陈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