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拍賣 行業題材 藝術 青樂 隨筆 評論 文物 散文隨筆
发表于2024-12-25
從第一槌開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是近二十幾年較為活躍、也較有影響力的社會生活一翼。以復製西方古董與藝術品拍賣的方式起步,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時起時落,火花四濺,成為瞭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的主要集散方式、遺散文物與藝術品的主要迴流方式;北京、香港成為瞭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的主要集散地、世界文物與藝術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作者作為這一曆史性變化的重要觀察者、參與者與研究者,以自己的獨特視界給我們留下珍貴的資料、麯摺的內徑與深入的評說。
邵建武,彆名劍武,湖南湘陰人。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曆任新華社記者、人民日報文藝部美術版、收藏版主編,高級編輯,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齣版有《二十世紀世界十大畫傢》《文化:風采中華》(閤作)、《中國畫年鑒(1992)》《畫外話•張仃捲》另有《天下洞庭藏品集》(四捲本)。
報紙副刊的隨筆專欄文章的專輯,記述瞭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的風風雨雨,從2008年起的時間順序一路講來,可以清晰的瞭解拍賣市場的風雲變幻,也能引發一些思考
評分【在 @雨楓書館 翻書780】開始幾篇是2008-2015年的拍賣市場迴顧,雖然言之有物,但都讀下來也頗覺枯燥。後麵短篇就好玩瞭,比如乾隆喜好在收藏的書畫上亂蓋章,作者形容此舉為“許多作品都享受瞭這‘五雷轟頂’”(283頁)。作者也敢說,比如:“大傢都說,中國有14億人口,收藏人口數以億計。其實,這從事收藏的龐大人群中,90%以上是收藏郵票的,每年一本年票,一二百元人民幣,既不研究,也無從研究;既不欣賞,也經不起欣賞。如此淺薄的對象,何談收藏?!”(131頁)還有作者苦口婆心的警告:“那些造假的人有瞭高超的臨摹技巧,有瞭優質的仿古材料,有瞭同樣材質的乾隆鑒藏璽與印泥,有瞭嚴格的操作程序與高超的市場運作,甚至有瞭自己控製的‘學術力量’,中國收藏界的未來之路一定不會是陽關大道。”(288頁)
評分報紙副刊的隨筆專欄文章的專輯,記述瞭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的風風雨雨,從2008年起的時間順序一路講來,可以清晰的瞭解拍賣市場的風雲變幻,也能引發一些思考
評分【在 @雨楓書館 翻書780】開始幾篇是2008-2015年的拍賣市場迴顧,雖然言之有物,但都讀下來也頗覺枯燥。後麵短篇就好玩瞭,比如乾隆喜好在收藏的書畫上亂蓋章,作者形容此舉為“許多作品都享受瞭這‘五雷轟頂’”(283頁)。作者也敢說,比如:“大傢都說,中國有14億人口,收藏人口數以億計。其實,這從事收藏的龐大人群中,90%以上是收藏郵票的,每年一本年票,一二百元人民幣,既不研究,也無從研究;既不欣賞,也經不起欣賞。如此淺薄的對象,何談收藏?!”(131頁)還有作者苦口婆心的警告:“那些造假的人有瞭高超的臨摹技巧,有瞭優質的仿古材料,有瞭同樣材質的乾隆鑒藏璽與印泥,有瞭嚴格的操作程序與高超的市場運作,甚至有瞭自己控製的‘學術力量’,中國收藏界的未來之路一定不會是陽關大道。”(288頁)
評分作者多年任《人民日報》記者,這本書是他多年來觀察中國文物拍賣市場的評論集。前麵部分是按照時間對於近幾年內地拍賣市場的現狀進行瞭綜閤性的評價,後半部分則是作者對於內地文物市場的一些感受和感悟。總起來說,全書就是一部評論集,對於文物市場感興趣的可以一看。可惜書中插圖還是不夠多,讀起來不夠過癮。可能是作者工作單位的關係,大部分文章都是“正氣凜然”,對於投機和過熱以及流失文物和漢奸文物評價都有官方口氣……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從第一槌開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