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1832—1909):英籍意大利人,19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现代战争摄影先驱”,最早拍摄北京的摄影师,日本摄影的开拓者之一,最早使用湿版拍摄的摄影师之一,最优秀的接片摄影大师。1856 年起,比托作为随军摄影师,拍摄了克里米亚战争(1856)、印度叛乱(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日本下关战争(1864)、苏丹起义(1885)等战争场景,从而成为19世纪极富盛名的战地摄影师。
赵省伟: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系列等书。
本书是中国摄影收藏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收录了110余张照片,其中就有最早的六联张北京全景图,还有焚毁前的圆明园、清漪园的唯一一组照片。1860年3月—11月,比托跟随英法联军,途经香港、广州、大连、天津、北京等地,拍摄下了中国最早一批战争题材的照片和长卷。这些摄影史上的名作,目前大多收藏在欧美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深受中国摄影收藏界人士的追捧。2013年5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其中的18张照片被中国收藏家以210万元收入囊中。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珍贵的老照片,尽管很多明显是摆拍。透过敌人的镜头看我们的历史。
评分虽然已时隔多年,但战争仍能透过照片彰显它的残酷。落后就要挨打,看到照片里的晚清人,目光呆滞、神情麻木、身形薄弱,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狼狈了。洋人能够在当时拥有摄影技术,更能够有战地记者的理念,记录战争,从技术到思想确实比闭关锁国的晚清超前了许多。前车不忘,后事之师。
评分虽然已时隔多年,但战争仍能透过照片彰显它的残酷。落后就要挨打,看到照片里的晚清人,目光呆滞、神情麻木、身形薄弱,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狼狈了。洋人能够在当时拥有摄影技术,更能够有战地记者的理念,记录战争,从技术到思想确实比闭关锁国的晚清超前了许多。前车不忘,后事之师。
评分在大沽、八里桥拍到的阵亡清军,都是为国捐躯的烈士。
评分很用心的古今对比,很多没保留下来的建筑可以在这里看到,非常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