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叔河,湖南平江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九年八月始當編輯,一九五七年“反右”被開除後勞動維生,一九七〇年又以“反革命”罪判刑勞改,而一直不廢讀書。一九七九年平反後到齣版社,即著手編印《走嚮世界叢書》。一九八三年力爭將新編《曾國藩全集》列入國傢規劃並組織實施。一九八五年首倡重印周作人著作,所編訂的《知堂書話》為一九四九年後第一部以周作人本名齣版的書。
學術著作有:《走嚮世界——中國人考察西方的曆史》 《從東方到西方》《中國本身擁有力量》《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廣注》等。散文作品有:《小西門集》《籠中鳥集》《書前書後》《念樓學短》《記得青山那一邊》《大托鋪的笑話》等。另有談話錄《與之言集》。
周作人作詩、豐子愷插圖、锺叔河箋釋
三位大傢珠聯璧閤 盡顯人文理想情懷
附周作人手跡兩種 名傢原稿彌足珍貴
………………
※編輯推薦※
大傢閤璧 文學大傢周作人作詩,漫畫大傢豐子愷繪圖,齣版大傢锺叔河箋釋,三位大傢珠聯璧閤,相映生輝,盡顯文人風雅閑趣。
會通古今 書中既有舊時兒童的風俗日常,又有中外趣聞典故,“老禮兒”與文化常識盡在其中,勾起人們對往昔的無限迴憶。
老少鹹宜 周作人的《兒童雜事詩》本為兒童創作,锺叔河的箋釋卻賦予瞭它較高學術價值,使之突破年齡限製,成為一部輕鬆耐讀,讀之必有所獲的優秀著作。
知堂手跡 書後收錄最早與最晚兩種版本的周作人親抄《兒童雜事詩》全稿,彌足珍貴,與詩、圖、箋並稱“四絕”。手跡全彩印刷,全書布麵精裝,當屬值得收藏的藝術佳品。
………………
※內容簡介※
周作人《兒童雜事詩》寫成於一九四八年,一九五〇年在《亦報》陸續刊齣,並由豐子愷繪製插圖。七十二首詩以七言絕句的形式描寫兒童生活和兒童故事,涉及民俗、名物、典故等諸多方麵,彌補瞭文藝大傢殊少為兒童創作的缺憾,故半個多世紀來一直被人傳誦。锺叔河為詩所作箋釋,闡釋民俗、考證名物、疏通舊典,將簡短的詩演繹成極富深味的文章。更難能可貴的是,與抄字典辭書為前人詩文作注的方法不同,箋釋者特彆注意從周作人留下的數百萬言及晚清民國文獻和生活迴憶中尋找材料,以文史證詩,詩文史互證。
周作人的詩作妙趣橫生,豐子愷的插圖俏皮寫意,锺叔河的箋釋簡潔雋永,三位大傢相映生輝,彰顯文人雅趣。書後收錄最早與最晚兩種周作人手抄的《兒童雜事詩》全稿,四色印刷,清晰美觀,盡顯名傢書法魅力。
《兒童雜事詩箋釋》於一九九一年初版,此第五版為最終增訂版。
不带烟火气息的字,大俗却大雅的黑白画。民国时代在文学和漫画领域的两座高山的合作。因是绝唱所以更觉难得。
評分刘绪源(?)说过,读周作人的文章,读不下去,可以先读与之相近的东西。那么这一切应当建立在“不愿读的人是否有损失,读了又怎样”的思考之下的吧。我不以为读书是必要的,但这不必要,却也就不能泯灭了读书的无量乐趣。然而倘将这乐趣表之于人,又怎样呢?我们难道不是应当...
評分近来读罢《儿童杂事诗图笺释》,以一个普通读者角度,总觉周作人不过借儿童名说己事而已,无非幼时生活、记忆种种,虽牵涉民俗文史甚广,若无丰子恺生动写意的配画,再无钟叔河博学确要的笺释,这些诗便未必如此可观。且原诗本牵涉许多江浙一带的“旧时风俗名物”,钟释又颇多...
評分 評分在往厦门的摇曳的火车上看完此书,又从头至尾看一遍54年的抄本。一时觉不能一两语评价此书。 初时是作为风物志看的。第一部分确以时节为序,记越中风俗事,且多以儿童视角。因吾乡亦属越地,风俗略相近,读来亲切无比。 第二部分故事诗,多为先人有述及儿童者,不乏谐趣诸事...
有意思
评分周作人的詩作妙趣橫生,豐子愷的插圖俏皮寫意,锺叔河的箋釋簡潔雋永,三位大傢相映生輝,彰顯文人雅趣。書後收錄最早與最晚兩種周作人手抄的《兒童雜事詩》全稿,四色印刷,清晰美觀,盡顯名傢書法魅力。 《兒童雜事詩箋釋》於一九九一年初版,此第五版為最終增訂版。 #即將上架
评分52.
评分以知堂之文釋知堂之詩,過譽瞭。
评分第81頁“蒲子即茄子”箋釋有誤,蒲絲餅是用青蒲瓜刨皮切絲做餅,蒲子不是茄子,江浙人都知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