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上 浙江新昌人,主要研究民商法學、法律方法論。
現為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錶多篇。代錶性論文有:《利益的層次結構和利益衡量的展開》《物權法定主義:在自由與強製之間》《論商譽與商譽權》等;代錶性專著有:《論股東錶決權——以公司控製權爭奪為中心展開》《圖解新公司法》等。
曾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奬”;科研成果獲得國傢奬勵1次、省部級一等奬1次、二等奬2次、三等奬2次。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計劃”;2010年浙江省“151人纔工程”第一層次;2011年入選浙江省“錢江人纔計劃”。
在利益衡量論的體係建構中,異質利益(不同性質的利益)之間如何衡量?似乎存在著公度性(通約性)難題。它涉及不同利益之間衡量的可能性,是建構利益衡量理論必須麵對的基礎性問題。作者認為,異質利益衡量的實質是相符性(匹配性)問題,而不是公度性(通約性)問題。作者將這一問題的詳細研究增為本書第五章,使利益衡量理論的體係更為完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梁老師的大作,自然是行文流暢,結構嚴謹。文中引用大量案例,以此來看,利益衡量似乎在法律適用中的空間更大,學術研究上又該如何接洽尚有疑問。
评分瞎幾把扯淡
评分什麼扯不上利益呢,隻要可以扯就能聯係上。誰不是在做利益衡量呢,隻要要做決定就可以說在利益衡量。方法論教育方法論實在不是好辦法。
评分梁老師的大作,自然是行文流暢,結構嚴謹。文中引用大量案例,以此來看,利益衡量似乎在法律適用中的空間更大,學術研究上又該如何接洽尚有疑問。
评分抽象;文中所說的“製度利益”,其實就是“規範目的”,文章顯然沒有進入到法學方法論的常規體係之中,自創瞭一種新的“利益衡量”的概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