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品,不仅继承了中华修身的传统,还结合了西方的教育观念,是一部百年经典的道德实践之书。主要收录他最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中学修身教科书》和《华工学校讲义》,并收录蔡元培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零散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和深切的关怀。
《中国人的修养》让经典之作在读者面前焕发光芒,是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中国的青年,都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健全的性格、塑造优秀的国人形象,《中国人的修养:当代中国人急需的道德课本》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价值。
《中国人的修养》是中国近代史上道德修养教育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当下国人急需的道德指引之书,你能想到的经典,在这里都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
修之道,养之见 偷爱警/文 中国人需要的修养到底是什么样子?一个大大的疑问摆在眼前,是仅仅依靠修为和品德就可以了吗?从目前来看,修养中的“养”是一种品赏,如何去修,怎样去修却很少有人关注?蔡元培老师给出了一些答案。从书名的立意上来看,这部书似乎是在为公...
评分修之道,养之见 偷爱警/文 中国人需要的修养到底是什么样子?一个大大的疑问摆在眼前,是仅仅依靠修为和品德就可以了吗?从目前来看,修养中的“养”是一种品赏,如何去修,怎样去修却很少有人关注?蔡元培老师给出了一些答案。从书名的立意上来看,这部书似乎是在为公...
评分一部优秀的公民道德建设教科书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运动领袖、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前苏州市副市长) 相比陶行知而言,蔡元培先生对于近现代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我们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实,无论是1912年他担任教育总长期间,还是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评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行到现在,物质文明之丰富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精神道德的建设,却始终令人不很满意。很多有识之士常常慨叹道德的沦丧、人心的堕落。这显示了中国人教养素质的缺失。这种情况从最近频频发生奶粉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已经是极为严重了。今人实在愧对祖先...
评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行到现在,物质文明之丰富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精神道德的建设,却始终令人不很满意。很多有识之士常常慨叹道德的沦丧、人心的堕落。这显示了中国人教养素质的缺失。这种情况从最近频频发生奶粉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已经是极为严重了。今人实在愧对祖先...
2017年12月3日读,2017-357。
评分2017年12月3日读,2017-357。
评分修身篇刚读到勇敢,知识为学的部分。讲真是感到振聋发聩的,系统教人而为人的书,幼时不觉,现在颇感难得,确实受益良多。
评分摘录:道德之本,固不在高远而在卑近也。
评分蔡鹤卿作为中学校修身科之用,虽为文言,今人读之亦不难懂,且受益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