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葛兆光 学术史 随笔 思想史 历史 学术随笔 民国 知识分子
发表于2024-11-05
余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 角力。尽管说余音绕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2009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差的学者总是相似的,卓越的学者却各有各的难关。
评分余音虽云绕梁袅袅但我想更多的是指“我的音”,葛兆光先生借十四位大家的书评、日记、轶事来阐述自己的历史观。这几位大家里很喜欢王国维的洒脱、陈寅恪的刚毅,还认识了杨联陞先生。突然发现大师千面,但内心都有些压抑和纠结,以至于其他事固执不发只一心学术。尤其是像杨联陞,黄仁宇等人。
评分差的学者总是相似的,卓越的学者却各有各的难关。
评分题目比内容好
评分前一晚看到,第二天复试考官就问到了
《余音》一书,是葛兆光先生的学术史随笔选,虽然不是学术论文,但是这些随笔中却渗透着葛兆光先生对一些重大学术史问题的思考,如何评价(晚清)民国学术?有关传统中国的文史研究,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叫“国学”?时代对于人文学者的影响如何?葛先生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给出...
评分晚清民国的学者文人光芒万丈,常常让我们心生一种无力感:任凭再怎么努力,也追他们不上。换句话说,即使当代学术有着更精密的方法理论和前所未有的技术加持,也似乎没有一位在学术名气、知识甚至“见识”上堪与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相比肩的学者,更遑论晚清民国的大学者...
评分晚清民国的学者文人光芒万丈,常常让我们心生一种无力感:任凭再怎么努力,也追他们不上。换句话说,即使当代学术有着更精密的方法理论和前所未有的技术加持,也似乎没有一位在学术名气、知识甚至“见识”上堪与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相比肩的学者,更遑论晚清民国的大学者...
评分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3/11/content_673938.htm?div=-1 书斋孤灯下,葛兆光多次地读陈寅恪、吴宓那一代人的日记、书信、诗歌,有时对其中人事感到大有可说,有时感慨虽多却仿佛无话可说。他从其中看到当时整个中国思想和学术的动向,如翻读那个时代的一本账...
评分晚清民国的学者文人光芒万丈,常常让我们心生一种无力感:任凭再怎么努力,也追他们不上。换句话说,即使当代学术有着更精密的方法理论和前所未有的技术加持,也似乎没有一位在学术名气、知识甚至“见识”上堪与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相比肩的学者,更遑论晚清民国的大学者...
余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