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端傳媒》國際頻道主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文學學士,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碩士。2002至2004年,任新華社駐巴以地區記者,期間是唯一常駐加薩的國際記者,曾採訪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阿巴斯,對哈馬斯組織創始人亞辛的專訪為多傢國際傳媒轉載,關於巴以衝突的文字、攝影故事獲得國際多個獎項,曾被評為「中國記者風雲人物」。2005年齣版《離上帝最近——女記者的中東故事》,除政治人物外,亦白描當地普通人生活麵貌,辛酸痛苦伴隨幽默溫馨,展現衝突下的人性。
2006年起任職香港鳳凰衛視,並定居香港。繼續奔波在國際熱點地區,經歷尼泊爾改製、南北韓危機、戰後阿富汗、伊拉剋重建、烏剋蘭戰爭、南美民粹崛起、埃及、利比亞及巴林等一係列政變,亦有實地觀察美國與歐洲政局。
她的國際新聞分析、隨筆常見於《金融時報》中文網、風傳媒、端傳媒,也常受邀「鏗鏘三人行」談話節目。
之前听《锵锵三人行》,周轶君曾提到自己有一年辞了工作,也没有收入,自己计划着去了很多国家采访。当时主要说没有收入,瑞士丈夫说给她发工资,但有时忘记的囧迫,没提采访的情况。 看书时就隐隐有感觉,一看后记,果然就是对应这一本《走出中东》。 作者周轶君去了十多个国...
評分 評分作者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曾长期呆在中东各国,其他国家见识也颇多。这本书先后写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埃及、阿联酋、叙利亚、巴林、利比亚等中东国家,又写了乌克兰、尼泊尔、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写了独立小国列支敦士登、瑞士,也写了德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从...
評分为何中产阶级引发一场接一场的动荡和危险?究其原因,是一些政治制度的设计原本建立在“少数精英+少数中产+大多数贫穷”的国情之上。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长,注定要求在政治上具备更多代表性,要求政府的管制更合理和有效,由此形成了对旧制度的冲击。但是这种冲突本身,很难...
評分A Portrait of Revolution,由阿拉伯之春當時至三年後世象描繪,漸漸擴題到大中東範疇的伊朗及土耳其,所描述也越發“麵熟陌生”。至於文末最後兩篇記述瑞士與英國,相比前篇,著實過於轉摺起伏,纍積胸中塊壘而不得消去。理解劉瑜那句書評“作者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的確,她還能再說些什麼呢?
评分伊朗、伊拉剋等中東幾個章不錯。不過因書中的故事都已過去三四年,作為時政類的書,裏頭的社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评分作者紮實的經曆,以及相關工作經驗,書寫的文字讀進去很容易,但是絲毫不影響作者想要傳達的大量信息。
评分看鏘鏘三人行的時候就喜歡周軼君瞭,這本書像是見聞散記,發生變革國傢裏的事情看上去是如此熟悉,對民主自由的抗爭從來就不曾間斷過,以前有未來也還會有
评分作者紮實的經曆,以及相關工作經驗,書寫的文字讀進去很容易,但是絲毫不影響作者想要傳達的大量信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