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
当代著名政论家、学者。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被美国《亚洲周刊》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著有《交锋》 《大突破》 《交锋三十年》 《历史的拐点》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等。其中,《交锋》累计发行量突破200万册,《交锋三十年》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编辑推荐
曾经的改革先锋如何沦为守旧势力、顽固的皇亲宗室选择在变法风暴中的站哪一队背后的不仅是利益的考量、“其亡也忽”对历代王朝的消亡规律是否具有代表性与概括性、人们所熟知的从商鞅变法到洋务运动中的政令举措,民族或时代共同文化心理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经典著作《历史的拐点》修订本将为您一一道出。
内容简介
改革与变法不能简单归结为开明进步者与顽固守旧势力的斗争,而是在统治阶层朝堂带动宫廷外戚的各色人等中,力主变革群体与自认将被触犯既得利益者之间的资源博弈,进而与变革最终影响的下层——底层官吏、被统治阶层形成一个互相掣肘的循环,当循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主动或被动时,整体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或夭折或引领王朝走向复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变数,却又为人力所可控。《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次改革变法台前与幕后博弈,解析人性和中国民族性的十三个转捩点。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应该看过CCTV9的纪录片吧,与本书同名《历史的拐点》,我还记得当初播出的时候在家里陪着家里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等待着播出,战争的磅礴气概扑面而来,好似身处其境,不过里面出现了些许的历史性错误,不过不影响那好莱坞大片似的观感。那个时候看完后...
评分这本书是2008年年初第一次出版,据说销量还是不错的,作者说后来是因为销售一空,所以决定再版印刷。既然作者这么自信,我也就跟着相信了这本书的内容,后来我才发现,确实题材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却不是那么完美。作者确实是把中国历史上13次最重要的改革记录了下来,应该算是...
评分改革一词,与“革命”“社会主义”等词不同,不是日语借词,而是古已有之,而且意义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去不远。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的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的紧凑短衣长裤,此即为“胡服骑射”,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
评分中国人向来是为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深感自豪的。但黑格尔却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说道:“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这话听着着实刺耳,但照着这一思路去仔细寻思,还真就是这样啊——从...
评分因循守旧不知道是不是人类的天性,至少中国人是这样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位伟人,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都是如此。孔子推崇周礼,对尧舜禹的时代也是赞赏有加,而老子要人们绝圣去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基本上是要回到原始部落的状态了。所以,在中国...
作者竭力的想要做到融贯古今,汇集中外,其篇幅的长短差距多少令人咋舌,成书的效果极为一般。
评分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一场难事。改革就意味对现状的改变,必然要对现有的权力架构和利益格局作与调整,甚至颠覆,因而会遭到守旧势力或者既得利益者的疯狂阻挠,甚至不惜诉诸战争。而在有着祖先崇拜基因和强烈守旧传统的中国,改革之难则更甚一层,每次改革都是一次凶险的旅途,成为新旧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科普类的书,讲述了中国历代的改革,用通俗易懂的话去描述,没有讲太多废话,评价中肯。
评分往事越千年,当为今日鉴。2017.6.3~2017.6.11
评分普及读物 关注改革史 总结改革方法论 提炼改革经验教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