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奇迹

民主的奇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1897年生于美国费城典型的贵格派家庭,早年为专业小提琴演奏者,后成为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其为英国法学家爱德华•柯克爵士撰写的传记《狮子与王冠》,荣膺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另有《约翰•亚当斯与美国革命》《弗朗西斯•培根》《美国最危险的人》《全家福》等名作。曾获1957年费城奖。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17
译者:郑明萱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5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236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国 
  • 民主 
  • 政治 
  • 宪政 
  • 美国史 
  • 历史 
  • 好书,值得一读 
  • 我想读这本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直击美国制宪会议现场,看五十五位开国先贤的激辩与妥协。

美国大中学生必读经典,轻松幽默而不乏严谨专家资中筠、贺卫方、刘苏里、刘瑜一致推荐美国宪法是讨价还价和妥协的结果,尽管并不完美,但美国能建成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而不是因内讧四分五裂,完全在于这部宪法。

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

鲍恩生动再现了当年联邦制宪会议上唇枪舌剑的激辩,活灵活现地还原了美国先贤们的独特个性。他们在矛盾与妥协,在偏见与坦诚中,进行这项史无前例的大实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很奇怪这么一本好书为什么没有一个绪论来给读者做一个前期内容提要,难道大家都看过《走近美国》系列了吗?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书评,倒不如说是一篇绪论,写给希望看这本书的读者。 ———————————————— 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比书名更加吸引我,还有那黑底黄字的封面,给人一种历史的厚实感。 比起制宪会议的详细记录,这本书只能是粗略的呈现了当时会议的梗概,但是依然彰显了美国圣哲先贤们在制定宪法的前后所展示的智慧及远见卓识,他们的伟大不在于宪法本身...  

评分

1787年,历经127天的闭门讨论甚至是争吵,美国宪法诞生了。这是人类政治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不仅是麦迪逊、莫里斯、汉密尔顿、富兰克林、华盛顿等这些联邦党人的杰作,它还包含了格里、梅森、伦道夫这些反对者的智识、经验和真诚的见解。费城的宾夕法尼亚议会大厅成为一个观念...  

评分

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历史地位和意义,不仅对于美国,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和民主共和潮流的推动,也是有着某种开天辟地的作用。《民主的奇迹》这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和各州艰难的批准通过程序,对四个月的制宪会议的阐述可谓详细之至,可以...

评分

胡晓进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1881年,四十岁的美国律师兼编辑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将自己的文章和讲稿结集出版,定名《普通法》。他在书中开宗明义:“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experience)”;“法律中蕴含着一个国家数百年来的发展,不能以对待数学书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读性很强,很精彩。思想的碰撞看起来比刀枪之战更激烈。

评分

2020第16本 这本书的翻译非常好,当然原著的作者从6个会议记录者的稿子中间能够梳理出4个多月冗长会议中间的所有的波澜起伏,是很艰难的工作非常敬佩。 美国宪法是民主的伟大发明,也是人民权利在社会契约的最佳体现。这波澜壮阔的制宪会议里面蕴含的伟大思辨和不同政治观点的碰撞实在是精妙绝伦。

评分

美国作为联邦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一制度本身,在当时的世界,确实足以称为创举。在美国精英的127天缜密的讨论中,冒着许多人的反对,向合众国之众民,大胆的宣布这一全新的宪法。之所以称之为创举,因为能感觉到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之初,存在一个隐患,即州与州之间,过于强调州权至上,小州对大州的忌惮,大州也企图联合压制小州。从而导致政权本身是极为松散的。因此,一个旨在建立中央政权的宪法极为必要。随方案致国会书中提到,进入社会组织之个人,必须放弃其部分自由以保全其余自由。此道理应用于州仍然适用。美国改革的方向,仍应该坚持降低州权,增强联邦的权利。从而在应对一切突发紧急情况,都可以统一调配,及时应对,避免悲剧的发生。内容上重现了一些经典,但出于对生硬译名的厌恶,只能两星。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痛苦的,正如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的过程,但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评分

民主的奇迹 四星 制宪会议的成功完全就是一个奇迹,许多代表都觉得一度要崩溃,可是就是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讨价还价赢得了共识。 读起来着实有点难受,因为人数众多,历史背景陌生,可是当最终大功告成时,不由得感叹政治最需要的就是妥协。 1787年,一个神奇的年份,在美国费城五十五名代表讨论宪法,在同一时期遥远的中国,是乾隆五十二年,这一年在清高宗乾隆看来着实无事可说,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无话可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