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一直饱受争议。或者说,他是一个最低调的备受争议的当代作家,素有“集苦难叙事之大成”之称。他曾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奖项二十多次。
有人说,他的小说和他的面相一样,爬满老实而滞重的皱纹,具有一种对世间体悟的愁苦质感。这其实来源于阎连科灵魂深处对当代人无序生活的精微透视和对精神世界真相的无情深剖。最令人激赏的是,他语言的绚烂一如从前,让人应接不暇——在《日光流年》、《受活》之后,这种绚烂依然在《风雅颂》中喷薄而出。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先生这样评价阎连科作品:“让读者看到的不是滑稽剧,而是非常透彻的精神真实。这一真实就是千百万中国现代文明人都生活在幻觉之中.生活在新旧乌托邦幻象的交织纠缠之中。”
这是阎连科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尚未出版,就曾引发全面争论。
小说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作家极尽讽刺之能,以荒诞变形的叙事、寓言性的写作,对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但又无限臆想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再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在现实巨大的荒谬围剿下,一个正统知识分子无法坚守他的“风雅”,当现实感一点一滴地遗漏,等待他的只有虚无与幻灭。该书表现了始终处于焦虑之中的作家,对整个社会思想精神状态的不满和质疑,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曾备受争议。
本书曾荣获《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好书称号。
心安何处?家在何方?——论阎连科《风雅颂》中的“亡游”诗学 《风雅颂》延续了阎连科作品的争议本色,一出手便是争议,越争议越红火,笔者甚至揣测,阎连科是否深喑争议之道,有意为之?《坚硬如水》、《为人民服务》以性爱本能解构革命政治和军队铁律,暴露宏大叙事和冠冕堂皇...
评分心安何处?家在何方?——论阎连科《风雅颂》中的“亡游”诗学 《风雅颂》延续了阎连科作品的争议本色,一出手便是争议,越争议越红火,笔者甚至揣测,阎连科是否深喑争议之道,有意为之?《坚硬如水》、《为人民服务》以性爱本能解构革命政治和军队铁律,暴露宏大叙事和冠冕堂皇...
评分一个建立在正常现实的异常现实,真实又荒诞的存在。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人性与真实,似乎那么的“自然”,也许都有不得已的苦痛吧。风雅是个p,这世道,他们和你,会一样,不会一样,会一样,而你你只能走着,看着,说着,唱着,直到路的尽头,才不这么荒诞。 我的大学——成也诗...
评分知识分子的精神痰盂: 评阎连科的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 在今年迄今所有的国内文学作品中,阎连科的《风雅颂》是最具文学价值的。在文学媚俗媚权之劫后余生的荒芜土地上,《风雅颂》重新树立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成了2008年死寂文坛仅有的一滴活水。在这部由江苏人民...
评分北京有多少出租车,就有多少政治家。从建国门开到首都机场,车费都近百了,那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都停不下来。中国的现状怎么样?——糟糕!糟糕的原因是什么?——腐败! 诸如此类的话,说得真没错,让人没法反驳。可这样的话有什么独到见地么?有什么发人深省的地方么?或...
阎连科常说自己是个懦弱的人,这是实话,但也谦虚了,普天之下,我们都是懦弱的人,阎连科只是走在了前面。 《风雅颂》揭开了知识分子虚伪的一面,把话稍微挑明了那么些,现实不过如此,甚至于现实永远比虚构更魔幻,甚至于没有一个小说家能够比现实更具想象力,我们马不停蹄地追赶现实,到头来只不过掀开了冰山一角,那一角的丰富程度往往也超出认知,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记得阎连科多次在演讲上说,他是他们家乡最不受欢迎的人,以至于此后他一直在小说里逃离,寻求精神上的“故乡”,在《风雅颂》里,他追溯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向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深处进发,像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着几千年的文明呐喊,成了绝唱。
评分前期好,后期有点拖沓
评分阎连科到底是一个乡土作家,权力,官本位,这些东西是他作品中固有的,而写起知识分子来确实还是离不了乡土的窠臼,显得不伦不类,也难怪邵燕君看了会跳脚……刚翻开被叙事的先锋性吸引,越看越是荒诞,最后的“诗经古城”像是疯人呓语,似乎有点脱离“真实”了,就算是“神实主义”,这样的荒诞似乎也让我有点审美疲劳……也许在看的时候自动脱去知识分子外衣会好一些吧。
评分迷
评分文字的画面感确实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