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都柏林人》一共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以写实和讽刺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都柏林中下阶层的生活,精神瘫痪和死亡贯穿全书。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其中人物形形色色,有逃学的男孩、死了亲人的老处女、思春的少女、狡诈的流浪汉等等。
乔伊斯自言是以“一种处心积虑的卑琐的文体”写作本书,这是我看完后才得知的。是的,跟<尤利西斯>相比的确称得上是。 第一人称叙述只存在于并完全占据了童年部分的三篇小说,可以说是对角色意识最全知的三篇。乔伊斯也很理所当然地捉住了这个机会,一照面就更为直接地向读者...
评分一 过年回家,箱子里装了不少书,大多是思想史方面的,唯独一本小说,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这本书躺在书架上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看,这次回家前顺手塞进箱子里,也是偶然。 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往往是这么偶然。 二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23岁时的作品,一本短篇...
评分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评分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笔触简练,恰到好处的感觉,跟海明威为了简洁利落,有时过于干枯比起来,真是明显胜出。另外借用简介的话,就是遥远清冷而精致。译本本身很出色。
评分有种“不显山不露水”一点一点把你击中的感觉
评分完美的技巧,稳定的篇章结构,各具一格的主题。 乔伊斯太强了。
评分传说的最佳译本,微妙风格的把握,确实小胜王逢振。都柏林人用到的手法相当不显露,微言大义,又能处处点睛;意象选择极为精当;以及对节奏的控制、氛围的营造,几乎超过了所有的短篇集(契诃夫另当别论)
评分这本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十五篇小短篇构建了一整个都柏林;与宗教有关的几篇无感;极喜欢《死者》一篇,从故事到结构全都美到闪闪发光,一个全文都没有出现过的死去的年轻人,但在结尾处,寥寥几笔有关他曾经站在雪地里的大树下向自己喜欢的姑娘窗户掷小石子的画面,却比任何场景都令人印象深刻。人与人之间的逢场作戏、赞美、讽刺、热烈或者冷眼以对,甚至爱情,是否会比几十年前一个死者掷的一颗小石子要来的真实?喜欢乔伊斯故事讲到高声处突然戛然而止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