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1970年生。策展人、乡村建设者、杂志主编。曾任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策划过的展览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我的大学: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艺术运动存在吗:影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等;还曾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巴西和挪威等国的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近年来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建设,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他曾创办并主编《汉品》《碧山》等多种杂志和图书。现供职于安徽大学。
《百工》丛书立足于本民族的乡土历史语境,力图寻找一条百工复兴之路,努力发声并贡献于世界。编辑创作团队将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影像资料,参照历史文献,重新梳理呈现中国乡村社会现存之“百工”生态。用图文形式,结合当代设计,向读者展现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演变以及现状,记录并参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百工复兴”活动,深入探索吾乡吾土吾民的美学观念,激活民间百工在当代的新生,进而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运用与可持续发展。
继《碧山》杂志书和《黟县百工》之后,左靖老师领衔的团队最近又推出了《百工》杂志书。受左老师邀请,让我为《百工》杂志书的创刊写点东西。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我顶多只能算是一位票友,因此就从自己浅薄的认识入手,写下以下一些文字。不当之处,欢迎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评分片面之言,未及《百工》中诸论深刻精微,好书自有动人之处,聊以小窥其妙而记。 因为我自身学习建筑设计,自初中时便热爱设计,光明城出的一系列书从董豫赣先生讲红砖博物馆的那本《败壁与废墟》开始追,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初闻《百工》,想起的是原先看过...
评分继《碧山》杂志书和《黟县百工》之后,左靖老师领衔的团队最近又推出了《百工》杂志书。受左老师邀请,让我为《百工》杂志书的创刊写点东西。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我顶多只能算是一位票友,因此就从自己浅薄的认识入手,写下以下一些文字。不当之处,欢迎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评分片面之言,未及《百工》中诸论深刻精微,好书自有动人之处,聊以小窥其妙而记。 因为我自身学习建筑设计,自初中时便热爱设计,光明城出的一系列书从董豫赣先生讲红砖博物馆的那本《败壁与废墟》开始追,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初闻《百工》,想起的是原先看过...
评分继《碧山》杂志书和《黟县百工》之后,左靖老师领衔的团队最近又推出了《百工》杂志书。受左老师邀请,让我为《百工》杂志书的创刊写点东西。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我顶多只能算是一位票友,因此就从自己浅薄的认识入手,写下以下一些文字。不当之处,欢迎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喜欢这种细细道来讲解的作品,读起来一气呵成像是跟随作者一起探索,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百工这两个字,希望这些传统的工匠们,这些精神会一直保留。
评分书的装帧很美,但手感不舒服,小开本,太厚太重。内容只能作为粗略了解来看,最有价值竟然是后面开的书单/摊手
评分扎实的文字,翔实的资料,恰逢其时。用编辑工作的“工匠精神”致敬失落的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
评分装订很用心,但字号有点小了。。。 过去的手工业和当下的高科技、信息化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不是靠一两个人的才能便可以突破的。 其实很多东西,就和BB机一样,是时代的产物,曾经可能辉煌一时,但没有就是没用了,真没必要再拿出来传承。 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人写的,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很大的撕裂感。
评分书的装帧很美,但手感不舒服,小开本,太厚太重。内容只能作为粗略了解来看,最有价值竟然是后面开的书单/摊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