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1888—1935)
葡萄牙詩人、散文傢,被譽為與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齊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先驅。生於裏斯本,曾隨母親移居南非,1905年迴到裏斯本,於裏斯本大學修讀哲學和拉丁語課程,後中途輟學。寫作語言為葡萄 牙語和英語。除使用本名,還以眾多異名進行寫作。生前寂寞,大量作品在死後被整理齣版。重要作品有《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集》《阿爾瓦羅•德•坎伯斯詩集》《阿爾貝托•卡埃羅詩集》《裏卡多•雷依斯詩集》及散文集《不安之書》等。
歐凡
本名陳傢鼐,1937年生於江蘇南通,後隨傢人遷至颱灣颱中。青年時代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976年底迴到北京,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數學係。篤嗜中國古典詩詞和西方現代詩歌,翻譯諸多英、德、法等文字的詩文作品。齣版有詩文集《迴音壁》,散文集《柏林蒼穹下》,譯著《巴赫曼作品集》(閤譯)、《溫泉療養客》(閤譯)、《漫遊者寄宿所:黑塞詩選》等。
《佩索阿詩選》選譯佩索阿以本名及阿爾貝托•卡埃羅、裏卡多•雷依斯、阿爾瓦利•德•坎伯斯等多個異名創作於各個時期的代錶詩作,呈現齣詩人的自我尋找之路,及貫穿其創作始終的重要主題:伴隨詩人一生的局外感和自我放逐。
一开始,是从那句开始,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后来,是拥有花朵的人不需要神袛。再后来,是你存在前后的刹那,皆是暗夜。 惶然录,不安之书。真的是很棒了。几乎每一篇都想摘录下来。 而这一本诗集,却仍然是自然诗人。 他是在原野的牧羊人,感受风,感受阳光,感受石头与光...
評分读了欧凡老师翻译的佩索阿诗选,对其中《牧羊人》诗选部分进行一些简单的记录。 佩索阿主张用感官去感受世界万物,而不是思考,“想即生妄/这世界不为供我们想而存/而是供我们看,供我们赞同……”。他称自己为“自然诗人”,“出于/爱,而非理解”来叙说自然的诗人,因为“爱...
評分读了欧凡老师翻译的佩索阿诗选,对其中《牧羊人》诗选部分进行一些简单的记录。 佩索阿主张用感官去感受世界万物,而不是思考,“想即生妄/这世界不为供我们想而存/而是供我们看,供我们赞同……”。他称自己为“自然诗人”,“出于/爱,而非理解”来叙说自然的诗人,因为“爱...
評分(一) 佩索阿(1888—1935)被公认为是最具现代性的诗人之一。由于他的一生极少有引人注目之处(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他永远生活在每一个生活的中心之外——一位永远的“局外人”),生前又毫不热衷于发表作品,1970年代以前,他的诗作被从葡(萄牙)文译为英文的更是近乎...
評分一次在敦煌观光,戈壁沙漠和河边的窑洞映照,感触良深。 曾风沙没膝之地,也曾水草丰茂,虔诚之音萦绕千年,其中可有你我。 “壮阔”这种感受,就是眼前看到了人类意志所不能左右的力量。 古人看天地变迁的痕迹,看大地,看天空,看风雨无情,感不可及而敬鬼神,又想在天地中勉...
正如博爾赫斯所說,詩歌不可譯,正如音樂不可譯一樣。好無奈的遺憾!
评分歐凡一定不是一個詩人。
评分友人送的,很滿意!
评分“你樂此本色,不須問正果。我卻空費尋覓,心知,此身非我”。文采極好的詩集。他是個隱士,但隱居處隻是凡塵俗世。他尋找自我之路上最大的障礙是他為自己建起的迷宮,他找到的隻是靈魂的空桶裏的流放、他者和缺席。可是,誰又不是呢?
评分喜歡佩索阿,但這個譯本實在消受無能。最愛《牧羊人》選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