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风,“50后”,北京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1991-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留学,19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归国到清华执教,2003年调到北大,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1982-1991年,曾先后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
路风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及其政策问题,其研究涉及企业理论、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等领域。近年来,他对汽车、大飞机、电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显示器等工业的一系列研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著有《走向自主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这是一本关于京东方的再创业史。记录了京东方在一个全球高技术工业中的史诗般崛起。通过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团队在真实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真实业绩——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20年来,京东方从一家岌岌可危的老牌国企发展成为领军中国工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异军突起,历经国企改制的脱胎重生和技术替代与市场替代的严酷洗礼,数度破釜沉舟实现颠覆式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爆发出令世人瞠目的创造力。京东方独立自主、创新自强,敢于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工业精神的最佳写照。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艾利斯•阿姆斯登曾经这样描述后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真正的全景开始于企业如何形成,产业如何扩张,即生产活动,…… 当分析的焦点是交易或价格决定,那么工业化是一个走向完美市场的过程;当分析的焦点是关于生产能力的投资,那么后进国家...
评分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讲历史的书读过不少,不过看工业史,尤其是中国工业史的书,这还是第一本,主要也是因为受了罗胖的影响,逻辑思维花了好几期节目讲了这本《光变》,所以在亚马逊上买了电子版,零零散散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读完了,有这么几点比较深的感...
评分大概翻了一下这本书,简单的说一下感想吧。 路风在书中整体的观点我是很同意的,就是要大力发展自主的高科技产业。 路风收集了许多京东方第一手的资料,故事写的不错,看着激动人心。但是他却漏掉了很重要的公开资料,那就是京东方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所以五星还是得扣掉...
评分彩电在1980年之后引进的112条生产线,其实批复的就六条,其中很多都是从日本引进,国内再组装。日本等你装好了以后就开始压低整机的价格,再提高零部件的价格,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配套的只有100万台。 1980年,官方认为如果是技术不行就要扔掉去引进,那个时候就直接导致了运10...
评分彩电在1980年之后引进的112条生产线,其实批复的就六条,其中很多都是从日本引进,国内再组装。日本等你装好了以后就开始压低整机的价格,再提高零部件的价格,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配套的只有100万台。 1980年,官方认为如果是技术不行就要扔掉去引进,那个时候就直接导致了运10...
合资买不来技术,技术只有自主掌控,进入市场从边缘开始实践学习才能掌握。反周期的巨额投资,风险收益都超大。没有建国前30年的工业化,中国很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高技术产业这个东西,需要的生长条件真是很复杂,一个国家想发展出这样的产业太难了。
评分真实世界的硬核史诗
评分使命感好强,看完就。。。定投了一只包含京东方的基金。。。
评分了解京东方的极佳读物。想起15年那篇面板报告,彼时标的为拥有华星光电的TCL,当时的我只觉得这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企业折旧太大,实在不是一门好生意,后来又一直无知的认为京东方是靠烧补贴撑信仰。看完这本书对产业逻辑有了新的认知,看来不能凭片面知识和偏见来评判一个产业和相关公司,而是应该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经济学原因和产业逻辑,再谨慎得出结论。
评分讲述京东方的发展史,简直是一部工业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史诗!工业人的骄傲感与使命感令人肃然起敬、热血澎湃!工业精神可以塑造人的三观、国家的气质!书中还专辟一节猛抽媒体的脸……不知道啥时有机会可以参观大工厂和核电站之类的工业奇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