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1921年生,原籍湖南嶽陽,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先後就讀於土木、曆史、哲學、外文四係。1956至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後,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譯作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曆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著有《曆史理性批判散論》、《曆史與曆史學》等。
文靖
1975年生,本名文靜,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係、哲學係,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
《上學記》是著名學者何兆武先生的個人口述史。何先生生於1921年,在北平讀小學和中學,在西南聯大讀大學和研究生,共七年,讀過四個係,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上學記》寫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學生涯,其中西南聯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學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蘊,以謙和率真的學者姿態,以曆史親曆者的迴憶和感受,講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戰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識和風雅。書齣版後,好評如潮,當然也引起瞭一些爭議。但何先生說:“為尊者諱、為賢者諱,並不是真正對人的尊重。一個人的思想本來是活潑的、與時俱進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種思想上的木乃伊,讓人去頂禮膜拜呢?”
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上學記》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開曆史之門、知識之門,乃至真理之門和思想之門的啓濛之書。當然,該書也因對某些老師的個人感受和真實評價而引發爭議。
有評價將何兆武的《上學記》、齊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鈞的“迴憶錄四部麯”並稱為“海峽兩岸知識分子的必讀書”。
可能人都有爱听故事的本能,尤其是老者的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回忆,因为年代的久远,和时代的大变迁,平静的叙述也带有传奇的色彩。而这本《上学记》,读起来就让人有一种冬日暖阳般的亲切感,花了两天读完,收获的不仅是流畅的阅读体验,更多的是中途从书页上抬头停顿时...
評分我不知道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读出生于1940年以前中国人的回忆录,最突出的感受是,很多人都有一个信念:将来的世界会好的。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就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将来的世界容不得作恶的人居住”,吃人的事是不会再有了。谁能保证将来的世界容不...
評分谈起现在的大学,潜规则、学术腐败、教授行政化、占据了大家的话题。以至于都忘了大学也曾是个做学问、育人才的象牙塔。而大师和教授,自然也同有关大学的污言秽语一起成为了贬义词。 这时许多人又会想起中国大学的黄金时期——西南联大。战乱的年代,学生老师们一路逃难,哪里...
評分上学记 - 何兆武 - 五颗星 - 如果矫情一点的话,用“一个时代的体温”来形容这本书最恰当不过了。 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年月日,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那是和我们一样由人构成的日子,实实在在的。何兆武先生就用回忆录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眼中1921-1950,军阀,抗日,内战...
評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文人骚客自古即是诗歌或是史传传诵的对象,但也是最无德的一群人,有人统计中国文人共同的卑鄙行为——相互攻讦、向上告密、陷害、捕风捉影、落井下石、作伪证、搞逼供信……直到根本莫...
他如同一個小孩看街景一般。這個街景是喧鬧的、醜惡的,而他是一個安靜的孩子,隻是隔著自傢的玻璃窗看兩眼。這個狀態是他一生麵對時變世變的態度,始終如一,所以可愛,所以難得。也正因為此,幾十年間的世態浮沉在他眼中就像一個魚缸,金魚海藻一目瞭然。也助我大概瞭解瞭當時西南聯大,最深刻的感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建國前那段時間的知識分子纔是真正的知識分子,當時的學生是敬愛老師的,老師是惜纔的。2018.6.14
评分何老纔是高級黑,不動聲色之間嘲諷瞭一大波吃相過於難看的人。編者在書末感謝瞭孔夫子舊書網,是她考證的一大資料來源。
评分知人論世,談何容易。 二刷有感
评分知人論世,談何容易。 二刷有感
评分我老瞭也要齣一本這個,毫無顧忌地說實話和黑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