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此次出版的是阿城先生亲自编订的最新版本,增添了许多以往版本所不具备的内容。
内容包括以往版本都有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三篇中篇小说,以及以往版本所不具备的画家曹力为作者画的漫画像,还包括以往各版本(意大利文版、日文版、旧简体版、台湾繁体版)的序言。
我喜欢阿城的小说,是因为内在的那股寸劲。字两行间无甚用力,成文后字字铿锵,初识不以为意,结束时却炸若惊雷。人仿佛五脏六腑都被重组了一般,得到了一次改造,一次升华。 当然,改造并不总是一个很好的词汇。文革十年也是改造,徒劳耗尽青年们的无限精力,黯然毁掉了一代人...
评分今年是《棋王》诞生35周年。6月11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理想国、网易声音图书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举办“世事如棋”阿城文学之夜。我们邀请了众多嘉宾一起朗诵阿城、分享感受。贾行家认为,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作家都没能达到阿城当年的文字质感。 在《棋王》出版的35周年之后...
评分棋王不出所料地精彩,但是更喜欢孩子王。孩子王可以选入小学6年级课本,孩子们会喜欢,倒是担心老师讲不好。看文风,觉得阿城应该是江南人,不料是北京爷们儿。都是北京爷们儿,王朔上下里外地北京,阿城呢?文风是北人南相:温和不动声色,言简,细致,有民国遗风,平淡却戳泪...
评分第一次看阿城应该是在高中语文读本里,厚厚的一个土黄色的大本子,里面的好东西真不少。《棋王》就在里面。 然后就把这事忘了,直到这段时间的某个晚上,钻在被子里睡不着,打开手机里的电子书,阿城短篇集,就这么看了下去。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习惯,喜欢看别人写的散文。总...
评分阿城的树王,意象极为强,简直到了一字一句皆有所指。 叙事上又打个埋伏,到后面才点明树王的真身——人。结构轮廓感很好,进入故事迅速,然后铺垫,然后高潮,没有一处废话。 用树来做比喻,质朴而原始。但关键还是人。肖疙瘩和李立的对立,队长和支书的不同,孩子、妻子...
阿城太会讲故事了吧
评分曾有人笑稱,有了這《棋王》、《樹王》、《孩子王》,要是阿城再寫五篇以“王”為題目的小說,就能出版《王八集》,但阿城終究未執筆。阿城和他筆下的“棋王”王一生一樣,生在現代,心中卻懷有一種“俠”之情懷,活在自己的江湖之中,不為外界所影響,4顆星
评分我虽然是个学哲学的,但对谈论灵魂、神性等等主题的文学作品总是不大耐烦。因为这类作品往往过于自负,自封为先知就要扛起引导人类的责任。阿城的好处在于他这“三王”的主要人物,或许在某些方面大彻大悟了,但还不完全脱去粗粝的部分,糊涂的时候也好糊涂,有种朴野樗散的味道。
评分“我后来想到我们在乡下茅房里讨论莫扎特,莫扎特真是又远又近,无疑很奢侈。幸亏艺术就是奢侈,可供我们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挥霍。”
评分曾有人笑稱,有了這《棋王》、《樹王》、《孩子王》,要是阿城再寫五篇以“王”為題目的小說,就能出版《王八集》,但阿城終究未執筆。阿城和他筆下的“棋王”王一生一樣,生在現代,心中卻懷有一種“俠”之情懷,活在自己的江湖之中,不為外界所影響,4顆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