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國浪漫派

論德國浪漫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陳恕林,男,1953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俄語係。1954-1959年在德國萊比锡大學選修德國語言文學。自1959年10月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德語文學研究、翻譯,重點研究德國浪漫派。

主要論著有:《德國浪漫派及其評價問題》《E.T.A.霍夫曼及其評價問題》《海涅與德國浪漫派》《魏瑪古典文學與德國浪漫派》《從德國浪漫派看“積極”與“消極”浪漫主義劃分問題》和《啓濛運動與德國浪漫派》。作品多次入選《中華文庫》係統工程。其中,《啓濛運動與德國浪漫派》於2004年獲香港世界華人交流協會和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頒發的“國際優秀論文奬”。

主要譯著有:霍夫曼長篇小說《雄貓穆爾的生活觀》、中篇小說《斯居戴裏小姐》;霍普特曼劇本《織工們》《馬車夫亨捨爾》、中篇小說《索阿納的異教徒》《道口看守員蒂爾》;霍赫鬍特劇本《代理人:一齣基督教悲劇》;卡爾▪邁長篇小說《銀湖寶藏》;德國民間故事選《厄倫史皮格爾的故事》;托馬斯·布熱齊納恐怖俱樂部係列叢書《魔鬼電車·碧眼男人·隱形怪物》;等等。

出版者: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作者:陳恕林
出品人:
頁數:39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1
價格:5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20109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浪漫派 
  • 德國 
  • 外國文學 
  • 浪漫主義 
  • 陳恕林 
  • 思想史 
  • 文化 
  • 浪漫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8世紀末發端於德國,隨後在歐洲各地齣現的浪漫主義,是一次波及範圍大,影響深遠,其“餘波”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其波及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諸領域,席捲瞭精神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探討的德國浪漫派,是這個思潮的源頭,特指18世紀90年代至1850年前後由施萊格爾兄弟、諾瓦利斯等掀起,隨後又有布倫塔諾、阿尼姆、剋萊斯特、霍夫曼、艾興多夫等大批作傢參與的一場文學運動。

德國浪漫派對後世有著難以估量之影響,它不僅是現代派當中諸多流派之源,更在西方近現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論德國浪漫派》是自19世紀中葉“西學東漸”以來,我國學者係統研究德國浪漫派的第一部專著。不僅對德國浪漫派的形成曆史研究得十分透徹,而且將德國浪漫派放入啓濛運動、德國古典文學,以及同時代的斯拉夫語世界的文學、英語世界的文學(包括北美文學)、羅曼語世界的文學、北歐文學等與它有關的文學廣闊視野裏一起考察。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對曆史上關於德國浪漫派的論爭有著獨到見地。方便讀者一本書把握德國浪漫派,更有助於推動我國學術界對德國浪漫派的深入研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14789/ 【百道编按】《论德国浪漫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学术专著,该书的作者陈恕林呕心沥血三十年,终于完成这本书,但未及书出,就溘然离世,令人唏嘘。友人张黎为其书稿辛劳整理三年,书才得出。百道网刊出此篇由张黎先生...

評分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14789/ 【百道编按】《论德国浪漫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学术专著,该书的作者陈恕林呕心沥血三十年,终于完成这本书,但未及书出,就溘然离世,令人唏嘘。友人张黎为其书稿辛劳整理三年,书才得出。百道网刊出此篇由张黎先生...

評分

德文学科的三代学人 文/叶隽德文学科的三代学人(中华读书报) 一 最初见到陈恕林(1934-2011)这个名字,是在《旅德追忆》一书中,他写了一篇《歌德在德国》的文章(陈恕林《歌德在德国》,载万明昆、汤卫城主编《旅德追忆:20世纪几代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第...  

評分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14789/ 【百道编按】《论德国浪漫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学术专著,该书的作者陈恕林呕心沥血三十年,终于完成这本书,但未及书出,就溘然离世,令人唏嘘。友人张黎为其书稿辛劳整理三年,书才得出。百道网刊出此篇由张黎先生...

評分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14789/ 【百道编按】《论德国浪漫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学术专著,该书的作者陈恕林呕心沥血三十年,终于完成这本书,但未及书出,就溘然离世,令人唏嘘。友人张黎为其书稿辛劳整理三年,书才得出。百道网刊出此篇由张黎先生...

用戶評價

评分

浪費時間,看不到一點“論”的地方,連維基百科的水平都夠不上

评分

一部讓人開闊眼界的佳作~

评分

看瞭下評論,大傢對這本書的評價還是太嚴苛瞭些。確實有一些“過時”的觀點,但時代所囿也可以理解。至於寫法比較“教科書”,教科書也分好的和水的。這本非常紮實,人物、作品、思想發展、重要刊物等介紹很細緻,最起碼譯名這些都很準確,這是現在很多號稱“基礎讀物”的齣版物都沒有做好的一點。作為參校資料讀,頗為受益。

评分

看這本書覺得很悲哀,其實老先生(雖然以前並不知道,僅從前言得知)已經掌握足夠的資料瞭,對新的研究成果亦保持跟進,且不乏自己的思考,但又始終不敢跳齣“馬恩”那套理論,且受製於一種文學史模式,最終變成瞭一本“教科書”。不過,整體上卻也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也算功不可沒瞭。

评分

確實是我國學者係統研究德國浪漫派的第一部專著,從這本書裏可以充分發見我國研究德國浪漫派的最新成果與滯後落後。相比諸如劉小楓的《詩化哲學》,這本書的一些立論停留在剛剛走齣國産意識形態解讀的門檻上,而好的地方在於比劉小楓更細化但卻終歸不夠細化,大抵科普的水平放在國外約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能更多。對浪漫派背後的曆史與哲學背景有明顯的空白與局限。但是無論如何,讓我們看看國內的最新水平吧:積極與消極之分已然摒除,施萊格爾與諾瓦利斯的文本開始運用60年代以來新編的批評版,較為客觀地分析瞭黑格爾、海涅、盧卡奇等人對浪漫派反諷與無限的誤讀,認清瞭耶拿浪漫派偏理論、柏林浪漫派偏小說、海德堡浪漫派偏民間文藝、巴伐利亞浪漫派偏抒情詩,點齣瞭耶拿浪漫派的文藝理論之獨特以及邊緣人物如荷爾德林等人劃界問題,浪漫剛開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