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1891.12.17—1962.02.24),安徽績溪人。學者,新文化運動領袖,對民國時期整個社會的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1910年官費留學美國
1917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
1938年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猝發逝於颱北
近日生活困顿无常心力疲累,仅引用几句书中文字推荐此书(尤其是青年学生) “........文章要有神思, 到琢句雕词意已卑。 定不思秦七,不师黄九,但求似我,何效人为! 语必由衷,言须有物,此意寻常当告谁! 从今后,倘傍人门户,不是男儿 !”(胡适25岁所写) “胡先生这个...
評分四十岁的胡适 ——读慧文评注《胡适四十自述》 国人说四十不惑,究竟四十岁的胡适有无疑惑呢? 1930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17年,在秋韵无边的11月开始为自己作了一个精致的传;1932年,在秋意初来的9月,他完成了这本有文有诗的《四十自述》,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
評分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
評分不得不說,相比於那時候,我們的很多環境是倒退瞭,鬍適之先生的很多思想,在今天看來,都很超前。
评分自述部分不多,隻寫到四十歲,後麵的基本上是敘述白話文文學革命。白話文確實是大勢所趨,時勢造英雄,那段期間的學者也特彆多。PS:裏麵有周作人兄弟用古文譯的外國作品安樂王子,翻譯得好美,可惜十年纔賣齣瞭21冊。
评分後麵顛來倒去講瞭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到底什麼是音標文字?鬍適希望取消漢字改為音標?
评分鬍適的前半生,曆史轉摺點的人物,漢文漢字轉變為白話文重要貢獻;引用的文言文,看著真的很麻煩。還是白話方便。
评分傳記很簡單,主要部分是所謂文學革命,但其行文,太過反復,有囉嗦之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