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我想讀這本書 張蔭麟 好書,值得一讀 非常棒的一本書! 想讀! 很精闢有趣的一本書!~ 中國
发表于2025-04-13
中國史綱: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上古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史綱》是張蔭麟一生中留下的唯一專著,但這一部已足以使他英名不朽。作者以通俗優美的文筆,對我國東漢以前的曆史進行瞭一次生動敘述。本書原為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曆史教科書的一部分,由於作者張蔭麟傑齣的纔、學、識,終於使其成為一部享譽中外的名著。《中國史綱》的創作在“盧溝橋事變”前後,張蔭麟寫作這部中國通史,“以供一個民族在空前大轉變時期的自知之助”,錶現齣一個學者在民族危亡時期的擔當!
張蔭麟(1905—1942),著名曆史學傢,號素癡,廣東東莞人。張蔭麟齣生官宦之傢,1923年考入清華,不久即在《學衡》雜誌發錶文章,受到清華國學導師梁啓超的賞識,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張君為清華近年學生品學俱佳中之第一人。”張蔭麟清華畢業後赴美留學,歸國後相繼執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校。張蔭麟學貫中西,在文史哲方麵均有很深造詣,曾被中國史學界寄予厚望,錢穆說:“中國新史學之大業,殆將於張君之身完成之。”然而,張蔭麟於1942年不幸英年早逝,享年37歲。張蔭麟的逝世引起學界一片惋惜,陳寅恪、錢鍾書、熊十力、吳晗、馮友蘭、錢穆等師友紛紛發錶文章,對這位“天纔的史學傢”錶示哀悼。
終於讀完瞭,書如其名,是一本類似綱領的通史,很多地方都是一筆帶過,看起來有點吃力,因為對很多曆史事件和人物不熟悉,但不妨礙這是一本好書。張蔭麟先生早逝真是憾事,寫到東漢便戛然而止,讓人悵然若失。
評分終於讀完瞭,書如其名,是一本類似綱領的通史,很多地方都是一筆帶過,看起來有點吃力,因為對很多曆史事件和人物不熟悉,但不妨礙這是一本好書。張蔭麟先生早逝真是憾事,寫到東漢便戛然而止,讓人悵然若失。
評分學到好多,不論是文筆還是知識。感觸頗多,不夠看。還想聽張先生講曆史,可惜。(書中✨處太多瞭
評分終於讀完瞭,書如其名,是一本類似綱領的通史,很多地方都是一筆帶過,看起來有點吃力,因為對很多曆史事件和人物不熟悉,但不妨礙這是一本好書。張蔭麟先生早逝真是憾事,寫到東漢便戛然而止,讓人悵然若失。
評分終於讀完瞭,書如其名,是一本類似綱領的通史,很多地方都是一筆帶過,看起來有點吃力,因為對很多曆史事件和人物不熟悉,但不妨礙這是一本好書。張蔭麟先生早逝真是憾事,寫到東漢便戛然而止,讓人悵然若失。
中华书局这一版本比上古版本少了王家范先生的<<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这一文不可不读,全文如下: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
評分趁着政协开会的间歇,断断续续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惜乎先生去世的太早,若是能将中国历史全写一遍,竟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荫麟先生深入浅出,讲了上古到汉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重大事件,以人物为线索,条分缕析、举重若轻,文笔...
評分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明。 《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当时教育部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的第一部。1935年,张荫麟已从...
評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有五本比较好的通史类图书,这五本书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童书业的《春秋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孟森的《明史讲义》和萧一山的《清史大纲》。它们篇幅都不是很大、写的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清末民初5本最著名的历史通史书籍了。 其实...
評分“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歌抒情言志,动人之处在于:韵律优美,隐意深刻。蔡邕在《琴操》中写道:“《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其友贤居任也。衰乱之世,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成风,谏不见受。国士咏而思之,援琴而长歌。” ...
中國史綱: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上古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