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前,一位自称为无神论者的西方建筑泰斗,为西欧培育神职人员的古老宗教团体设计修道院,他们之间会擦撞出什么火花?
几十年后,一位来自东方的教徒兼摄影家,在这座世界知名的建筑物里恣意徜徉,他如何藉由这座经院建筑整合自己,端详出背后更庞大的生命故事?
全书分为两卷,卷一共三章,逐步探索了勒·柯布西耶和拉图雷特修道院结缘背后的故事,第一章讲述作者初至拉图雷特修道院,开始对勒·柯布西耶与该修院结缘好奇,第二章作者简单介绍了拉图雷特修道院,发现一连串神秘的照片,由此了解到了惊世骇俗的阿兰·高提耶神父,第三章为了深入了解阿兰神父如何给古老宗教注入光明,作者开始走访欧洲其他地方的经院建筑,其中包括了朗香教堂;
卷二共三章,仔细介绍了拉图雷特修道院建筑背景和内容,前两章介绍了拉图雷特修道院道明会士的生活和背景,最后一张介绍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内部结构。
范毅舜(Nicholas Fan)
美国加州布鲁克摄影学院硕士
曾受邀于美国华府参议院、德国的徕卡(Leica)艺廊、法国尼斯的阿兰·高提耶(Alain Couturier)艺廊、台北的诚品艺廊及新光三越百货公司艺文馆举行摄影个展。
著名的135相机发明者——德国徕卡(Leica)相机公司、瑞士仙娜(Sinar)相机公司、瑞典哈苏(Hasselblad)相机公司、英国依尔福(Ilford)相纸公司及美国的柯达(Kodak)软片公司,都曾以他的摄影作品做为产品代言。台湾索尼公司近年更支援他最新的数位摄影器材。
瑞典哈苏专业相机公司更曾推崇他为全球最优秀的150位摄影家之一,他也是在徕卡相机公司德国总部举行摄影个展的唯一华人。
美国国会图书馆、参议院、加州布鲁克摄影学院、台北市立美术馆皆收藏有他的摄影作品。
除了中文媒体,极具影响力的《华盛顿邮报》、瑞典发行全球的《哈苏》摄影杂志、德国的《徕卡》摄影杂志、美国的《柯达影像新闻》都曾以大篇幅专文介绍这位杰出的摄影家及其作品。
这是一本适合在午后阳光充足的地方,家里书房阳台或咖啡馆里,泡上一壶好茶或浓香的咖啡,细细品读上半天的书。不用杀死很多脑细胞,却能使得心灵静下来的一本好书。世人知柯布西耶大多只知他的朗香教堂,却不知他还有一座建在山丘上的修道院。修道院出世气质的图片配上作者清...
评分这是一本讲柯布的拉图雷特修道院的书,但是不涉及建筑上的专业细节。作者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一位教徒。 从宗教的发展和故事来述说艺术如何被宗教所用,而宗教又如何开放接纳新的艺术新的建筑。 最近恰好在看哲学家都干了什么这本书,里面也提到了基督教的一系列发展。和这本书里...
评分“(拉图雷特)修道院是欧陆现代修道院的代表,更是勒·柯布西耶继为他博得空前盛誉的朗香教堂后另一扛鼎之作。”(序言)这本书是华人摄影家范毅舜作为驻院摄影师,在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20世纪50年代所设计建造的拉图雷特修道院里居住、观察、摄影的人文纪实。阅读的...
评分无论你是不是教徒,无论你信不信宗教,当你面对拉图雷特修道院时,会卸下所有的疲倦,所有的浮夸,放弃一切城市中的喧嚣,为自己心灵敲开一扇宁静的大门。 《山丘上的修道院》会带你走进另一个时空,宁静、自由、愉快的“仙界”,拿起这本书爱不释手,很怕那瞬间的平静溜走。...
评分午后 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 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史铁生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岂止是宗教信仰),我似乎总是难以理解那些有着良好见识却投身于虔诚的宗教活动之人。如果说信仰是人的本能...
特别流畅,像看了一部旁白动听的纪录片,就流畅这点来说,很多专职写作者都应该汗颜
评分于是在自习室开始抹起了眼泪...... 大概注定要成为教徒了
评分由人物掌故入手讲述建筑的故事,算是个不错的切入点。照片也都很美,每张照片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评分一直不懂朗香教堂的造型美在哪里,看完这书对大师对宗教肃然起敬。空间营造氛围,建筑的艺术性更在于对人观感和心灵的影响。
评分别写文章了吧 好好照相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