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萧红 小说 民国文学 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 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09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原名张乃莹。1930年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萧红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
无主线叙事
评分327 之前从没看过萧红的书,就只知道萧红是个才女且魅力很大,今日一看果真不错。难怪萧红会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她的文章字字都在批判封面思想下女子的被压迫,团圆媳妇12岁就被婆婆虐打致死…不过萧红的爷爷很有意思,天天跟萧红玩,教萧红诗词,给烤小猪烤鸭子,真想有个这样的爷爷T^T【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
评分无主线叙事
评分或许正是因为没有主线才情感突出,缺少结局才更生哀婉。就像一个人在绝望中带着欢欣回忆从前。
评分团圆媳妇的命运好悲惨,还好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这里面恐怕有作者真实的回忆吧,之后她自己的人生也很颠沛流离。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评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盖因才疏闻寡,对萧红的印象,还是缘起那篇脍炙人口的妙文,《回忆鲁迅先生》。更确切地说,是那个经典的乔衣片段,“裙子配的颜色不对,红的不能配紫的;绿的也不能配紫的”,散漫细腻的笔调,极其生活化的叙述,一下子把这位教科书教父拉下了神坛,变成了接地气的欧吉桑。 印...
评分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遍,如今再看,震动丝毫不减。这本书的妙处,首先在于它采取了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视角。小孩子是什么都能看见,然而又什么都不懂的。在她的眼睛里,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相当美好,仿佛每件事都透着新鲜,因为新鲜,所以也有趣。然而读者一路读下来,却渐渐地不...
评分本来是想通过这本书讲讲我的童年的,结果一时脑子糊了,组织不起来语言了。 那就先说说萧红。一个一生坎坷、漂泊流离的女人。她在散文里描绘的所经历过的饥饿、寒冷、窘迫,会把人看得心惊胆战。 三十多岁病逝在异乡。她这辈子经历的凄风苦雨终究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童年...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