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從【子夜】裏的私家車說起》 寫上海的小說,尤其是舊上海,至今不見有比茅盾《子夜》裏的那一段開場白更拉風的了。不少拍上海灘的影視劇都是按這一段文字比劃著上鏡的: 「太陽剛剛下了地平線。軟風一陣一陣地吹上人面,怪癢癢的。蘇州河的濁水幻成了金綠色,輕輕地,悄悄地...
评分《真是好一個罵字了得》 其實,茅盾先生寫《子夜》,搭頭搭尾,也就祗寫了上海1930年春夏之交的三四個月而已。從五月裏外灘那一個聲色俱全的傍晚開始,到吳蓀甫敗給趙伯韜後準備連夜坐輪船與林佩瑤去牯嶺避暑-或則說是去避難-大概也就是八九月的光景,故事就剎車了,後續也就...
评分一直不太明白茅盾先生的名声为何如此之大,就民国时期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文人和能写的人。直到读了著名的《子夜》,我才豁然开朗。 当然我读的版本是解放以后,经过审查机构审查的作品,这类审查后的作品有一个共同性:在序言或后记里都会告诉你,作者是共产主义者持有的是马克...
评分这本是为了任务而读的,很长,稍觉沉闷。 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位颇有野心和手腕的民族资本家,然而他建立民族工业王国的种种执着努力终无奈地在三十年代中国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下走向颓败,伴随着故事中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大潮,作者无非是要最终证明中国要摆脱在半殖民地...
故事结构,并没有展现复杂的商场竞争,倒更像是两个老板的私人恩怨。按在商言商的道理,商家的相互挤压,应该是作家的猜想。茅盾热衷于色情,就像传统民间文艺和古典小说,总用这种低级的办法来吸引读者。
评分B30
评分阅读太难进入了,先是人名就可以把闹到弄晕,更不要提之后的和经济相关的名词了。【苦笑】
评分少了些趣味性,读起来有点乏味
评分很棒的小说,展示了那个年代金融社会的尔虞我诈,和错综复杂的罢工斗争,出场人物众多,形形色色,在三十年代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他人不能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